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湖北 >

湖北十堰:生态管廊为城市铸心

湖北十堰:生态管廊为城市铸心

2020年05月16日

打印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十堰管廊综合仓内部 杨仁义摄


十堰管廊综合仓内部 杨仁义摄


十堰管廊综合仓内部 杨仁义摄



八百里武当拱卫荆襄,三千里汉江穿境而过。除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之外,湖北十堰的另一张“名片”越发亮眼:管廊。


作为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十堰市于2015年底正式启动综合管廊建设,2018年9月全面建成运营。该项目累计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管廊干线22条总长度53.3公里,其“横贯东西、辐射南北”,服务区域约7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72万。该项目建设中形成的“山地城市集约化建设、生态敏感区绿色开发等模式,可为全国同类地区管廓建设提供借鉴、复制与推广。


钱从哪里来


2015年4月,十堰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平均1公里近1亿元投资。


这笔庞大的资金到底从哪儿来?成为横亘在十堰管廊建设道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


为此,十堰市政府和中建三局以PPP模式展开合作,组建中建十堰管廊公司,注册资本金9亿元,其中十堰市出资3亿元, 中建三局出资6亿元,使十堰管廊建设有了启动资金。


3年试点,中央财政每年补贴3亿, 3年累计9亿元,这笔国家补贴的足额及时到位,也极大地缓解了十堰管廊建设资金压力。在此基础上,十堰还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通过多家银行授信等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管廊建设融资难题。


同时,项目创新融资模式,于2019年12月20日通过上交所成功发行了全国第一单管廊PPP资产证券,规模达到23.16亿元、期限不超过29年、利率3.88%,一举创下“全国最先、发行期限最长、发行利率最低”三项全国“之最”。


为回报投资建设方,十堰市授予中建十堰管廊公司30年特许经营权,形成“投资、建设、运营、收益”闭环体系。


为解决后期运营难题,十堰市经多方调研,已相继出台《关于印发十堰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强十堰市地下管线及综合管廊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十堰市地下管线及综合管廊管理工作的通知》、《十堰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指南》、《十堰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文件,重点明确了入廊要求、有偿使用和各方管理职责。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收取入廊费、日常维护费、可行性缺口补贴来保障项目运营。后期,我们将持续对运营机制进行探索和完善,对服务品质进行改进和提升,以专业运营和优质服务,助力形成地下管线应入尽入和有偿使用全面落地”,中建十堰管廊公司运营总监刘小鑫说。


项目运营一年半来,十堰市政府连续3次按期支付可行性缺口补贴, 有效保障了管廊公司正常运行及现场运维管理。截至目前,中建十堰管廊公司已与全市电力、通信、广电、供水等16家管线使用单位签订入廊协议,累计入廊管线里程约158公里。


管廊创新建


“这段管廊我们采用的是先进的盾构技术!”在中建十堰管廊公司管廊建设展示大厅,公司的运营总监刘小鑫指着地图上熊家湾转盘至夏家店路段的管廊介绍说,“我们通过盾构机在地下‘打洞’,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地面的‘干扰’”。


记者了解到,在开展该路段管廊建设前,曾有人建议全部采取爆破方式,以提高管廊工程建设速度。但考虑到该路段周边居民较多,同时又临近神定河,实施爆破作业对周边居民与环境会造成较大影响,最终他们创新技术工艺,果断采取对环境“干扰”较小的管廊盾构技术。


作为中西部山地城市管廊建设试点,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如何在提高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避免“大动手术”?中建三局聚集技术骨干、施工专家积极探索研究和大胆现场实践,将拼装技术应用于管廊隧道建设之中大获成功,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管廊建设领域的技术空白。十堰通过这种“搭积木”方式,推动全市近10公里路段高效完成管廊隧道建设。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使该路段管廊隧道建设周期降低约60%,减少建筑垃圾约70-80%,还在十堰催生出华中地区最大的管廊预制厂。


为保护丹江口水库“一库清水”永续北送,项目将覆盖范围内的14公里污水管廊规划入廊,并巧借地势,利用现状地形纵坡,使污水在市政管网与入廊管道之间借助重力自由切换输送。


十堰是一个山地城市,累计建设管廊长度53.3公里,该项目不少地段穿山遁地、过街跨河,有的还要跨越铁路,项目施工难度很大。面对诸多困难,建设者迎难而上,在实施过程中,积极采取现浇、预制、钢模台车、盾构、管廊桥、管廊隧道等多种施工方案,累计创新投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30余项,其中有16项创新性技术取得国家专利。


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投运,更加精准地实现了施工误差控制,保障了施工质量,同时又成功实现了降耗提效和节能减排,为山地硬岩环境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监管智慧化


“看!这里是综合舱,红色管道是污水管网,黑色管道是给水管网!”当日下午16时许,记者走进十堰火箭路管廊控制中心监控平台,控制中心负责人邹天缘指着一个大屏幕介绍说,如果管廊内出现异常,平台会立即报警提醒。


据邹天缘介绍,中建十堰管廊公司已经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湖北省内首个智慧管廊运维管理平台,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GIS、BIM等技术为支撑,在国内首次将《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应用于实践,借助视频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子巡检系统、防入侵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全天候监测管廊、管线“身体健康”,发现“身体不适”,系统立即“呼救”,管理人员“靶向定位”进行“医治”,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该系统开创国内管廊平台化管理先河,获国家软件著作权。


随后,记者来到火箭路地下管廊示范段。在该管廊示范段电力舱,邹天缘指着左右侧两排桥架介绍说:“右边我们安装的是10千伏高压电缆,左边将用来安装超高压电缆!”


在电力舱,但见其舱顶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灭火器等各种大小设施遍布。邹天缘说,电力舱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我们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感温光纤、感烟探测器等各类环境监测设备,只要廊内有任何数据异常,都会反馈至智慧平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确认情况并排除异常险情,保障管廊与管线运行安全。


记者了解到,十堰已建成干线管廊22条,规划入廊管线有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热力、直饮水和真空垃圾等11类,根据不同属性,这些管线安装于管廊的综合舱、电力舱、蒸汽舱、燃气舱中。


为实现管廊、管线的智慧化管理,十堰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管廊智慧运维管理平台4个,每个平台监管一个行政区,各平台均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标示标牌七大系统,其中安装摄像头3000余个。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湖北首个应用3D打印混凝土新型农房项目正式交付 我家住进“绿色新农房”!湖北首个装配式农房小区集中交付 智能建造,湖北9项经验推广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关键词: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