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研发力度,支持相关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重点攻关;设立建筑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实现行业数字化赋能。”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建筑机器人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关于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中提出他的建议。
现状:
我国建筑业大而不优,“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加剧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目前我国建筑业大而不优,落后的施工手段及施工方式制约了行业效率及建筑质量提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安全问题,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也在不断加剧。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代表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通过将建造过程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运用建筑机器人、智能施工设备、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工程管理系统等产品技术,可以实现勘察、规划与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与验收、运维与管理等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有效提高建造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经济性、可靠性,也在建筑科技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对策:
设立建筑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实现行业数字化赋能
对此,杨国强建议,要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研发应用。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研发力度,支持相关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重点攻关。在现有龙头企业研发成果基础上,大力推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投入工程项目建设,加快试点推广,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同时,他还提出,加快推进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等阶段的信息共享。融合应用传感器网络、低功耗广域网、5G、射频识别(RFID)及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全面提升智能建造信息化水平。推广BIM报建审批和施工图BIM审图模式,实现信息化监管,提高监管效率。融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设立建筑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实现行业数字化赋能。
此外,杨国强还提出,要研究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及评价体系。由行业权威机构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研究团队、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力量,研究建立与智能建造相匹配的产品标准、施工标准、设计标准、BIM集成设计标准、装配式部品部件标准、新型建造工艺工法标准、验收标准等标准体系,为推进智能建造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推动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的基本规定、评分体系、评价等级、评价机构等,加快实现智能建造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化应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韩平委员:用好三把“金钥匙”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赵雪锋:以“新城建”为引擎打造高水平“数字住建” 刘东卫:构建制度体系 推动好房子建设(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关键词: 杨国强*大数据*创新中心*数字*建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