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到的“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是什么?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有多大意义?搞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
当前,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推进较为缓慢,没有发挥一体化集成设计的统筹作用,多数工程仍按照传统模式设计后再进行二次拆分和深化设计,导致构件复杂、尺寸随意、种类繁多,施工安装效率低。同时,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常用尺寸没有固化,定制化的生产方式造成构件成本高、生产线利用率低。
上述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在效率和效益方面的优势,使其平均成本比传统建造方式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20年提出着力打造“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即启动编制1项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和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
打造“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目的是推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生产企业就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进行协调统一,引领设计单位实施“少规格、多组合”的正向设计方法,引导生产单位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使用规模,从而逐步降低生产成本,推进装配式建筑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目前,“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涉及的相关标准和指南均已发布,并公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2020年8月,《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首先出台。2021年9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同时发布,标志着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2022年4月1日,行业标准《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正式实施,完成了“1+3”体系最后一块“拼图”。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公共建筑先行试用装配式钢结构!万亿级别市场能否带动钢需? 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比过半 “高碳锁定”的建筑业亟待破局 广联达刘谦:系统性数字化将实现建筑行业的智能化(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