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副中心的最鲜明底色,是副中心生机勃发的最好标志。当前,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走在全市前列,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绿色建筑新闻发布会。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建管局局长、通州区副区长卢庆雷介绍,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核心区(155平方公里)内6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建筑面积约1005万平方米。
卢庆雷介绍,副中心的绿色建筑执行标准也是全市最高。自2021年5月起,副中心范围内全面执行两个“百分百”,即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建二星级以上标准,新建大型公共建筑100%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这让副中心成为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
以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为例,相比同类型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07吨。
据介绍,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在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构建、绿色建筑政策创新、绿色建筑全过程实施、绿色建材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为副中心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同时,副中心还积极推动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健康建筑融合发展,累计建设的超低能耗建筑13万平方米、近零碳建筑20万平方米、健康建筑13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的全国能源行业首个近零碳(能耗)项目——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综合能耗降低超过70%;在行政办公区二期160与169地块试点建设“双零”建筑(近零能耗、近零碳排放);北京市首批集中供地高标准商品住宅项目执行绿色三星级、超低能耗和健康建筑三项建筑标准。
下一步,副中心将做好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出台重点突出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做细绿色建筑全过程实施,对现有建设项目进行绿色提升,做深建筑领域碳减排研究,做强绿色建筑示范展示,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从绿色建筑到建筑绿色 北京新规引领减碳扎实推进 北京:公积金贷款购买部分绿色建筑将获政策支持 《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2024年3月1日起施行(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