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浙大钢构有限公司厂房。
能够想象,建房子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吗?如今,被人们称为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的装配式建筑,正在引领绿色建筑新风尚。在海南自贸港,作为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全省装配式建筑面积在近四年实现了连续翻番的增长速度。
按照海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增加值达300亿元。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行业还面临产业链尚不完整、产业基地发展遭遇瓶颈、标准化程度不高等制约因素。如何补短板、强产业链?在今年海南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们聚焦装配式建筑发展纷纷建言。
产业按下“快进键”
去年海南全省装配式建筑建造面积约2860万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将建筑的梁、柱、墙、楼梯、阳台等部件进行拆分设计、在工厂标准化生产,预制完成后再将各种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工人们像“搭积木”一样将这些构件精准组装。
1月13日,北汇绿建(海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立看着工人正在厂房内调试设备,高兴地说,“春节后,厂区就可以投产了,没想到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拿地到投产的过程,建厂速度之快真是让人感叹。”“4条智能化钢结构构件生产线预计年产能5万吨装配式建筑钢构件。”王立对节后的投产计划信心十足。
像北汇绿建(海南)有限公司这样因为看好装配式产业前景而入驻临高金牌港开发区的企业还有不少。2019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金牌港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定位为海南装配式建筑的示范基地。几年来临高成功招商了一批企业落户金牌港,目前,金牌港开发区已签约进驻企业24家,其中新型建筑产业项目19个,6个已投产、10个在建、3个预计今年一季度开工。
当然,装配式建筑产业不仅在临高展露勃勃生机。当前,海口市、澄迈县、文昌市、定安县、临高县、儋州市、万宁市、三亚市等市县均布局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全省已投产或在建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总数已达35家。
海口是装配式建筑推广较好的城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条的完善也初见雏形。
1月13日,在海口云龙产业园,海南浙大钢构有限公司的装配式钢结构加工基地一片繁忙,厂房车间内,一组组大型智能机械和制作模具形成的生产流水线非常引人注目。2022年该公司实现了年产3万吨装配式构件、产值创收超2亿的业绩。
海南大力度推广装配式建筑建造和应用,2022年,海南全省装配式建筑建造面积约2860万平方米,在新建建筑面积中占比超60%,较2021年增长25%。
产业链雏形初现
配套政策、标准体系、产能布局均不断完善
海南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相关配套政策、标准体系、产能布局的不断完善和相关项目的落地实施。
早在2017年,海南就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2022年,海南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再度发文,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海南装配式建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更为精准具体地提出发展目标,引导相关企业合理布局产业基地和产品类型,加速产业链的形成和聚集。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幅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海南省政协委员郭燕红分析称,海南把装配式建筑作为海南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海南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工作之一,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政策优势更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注入了政策红利。
不少行业人士坦言,这几年,海南装配式建筑的生产能力、设计产能都实现了大幅提升。去年以来,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装配式内装修以及拓展装配式部品部件在市政工程上的应用不断推广,装配式建筑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得以提高。装配式建筑范围也从政府投资的医院、学校、体育场等项目逐步拓展至商业办公楼、商品房以及部分桥梁、驿站等建筑项目。
海南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临高金牌港开发区提出了“当年引进、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服务承诺。
据悉,今年,临高县金牌港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将继续积极引入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建筑材料、构配件生产、物流、检测等企业,加速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如何形成良性完整产业链?
执行标准体系、合理布局产能,推动“制造”走向“智造”
海南省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取得可喜成绩,但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短板和挑战。
“我省装配式建筑存在产业链尚不完整、产业基地发展遭遇瓶颈等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海南省政协委员霍巨燃指出,目前,《海南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规则(2021年修订版)》《海南省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等标准规范已发布实施,推广竖向构件装配式、装配式装修,但海南装配式建筑总体上还存在上下游产业配套不全、产业工人不足、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装配式内装修、主体结构竖向构件尚未普及。
海南省政协委员郭燕红也提到,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面临产能供需不平衡、产业结构还不健全,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及产业人才配套不足等挑战。
如何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霍巨燃建议,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招商引资,主动对接省内省外有关企业,多宣传引导。“除了PC、钢结构、墙板生产企业,要大力引进装配式内装修优秀企业。”他说,同时,招商引资要注意研发企业的引进,同时鼓励企业布局研发中心或研发团队,增加发展后劲。还要加强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统筹管理,防止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过剩,建立相应的预警和退出机制。
郭燕红建议从几个方面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包括统筹产业规划,合理布局产能;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完善优化政策,推行标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健全激励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强化能力建设等。
中国建研院海南分院副院长张蕊是《海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编制人员之一,她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道,海南的装配式建筑不能局限于生产,还要考虑装配式建筑研发、咨询、检测、智能化产品、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她提出,相关产业应该从“制造”走向“智造”,以全产业链为发展方向、以热带建筑为发展特色,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记者发现,面对市场广阔前景,如何推动海南装配式建筑由“满足岛内”至“面向东南亚”,成为大家共同的关注点。
“加强对临高金牌港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指导、协调和全程跟踪调度,在满足本岛部品部件使用的基础上,引导企业逐步向东南亚市场拓展。”霍巨燃建议道。
张蕊也表示,海南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不仅仅是服务于海南本省,要有走向国际,向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的愿景。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海南将打造1个十亿级产值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区 海南省首个SPCS项目封顶,助力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方市举办装配式建筑技术交流会(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