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 河北 >

打造装配式建筑“毫米级误差”的翘楚

打造装配式建筑“毫米级误差”的翘楚

2023年02月13日

打印来源:中工网

2月3日,记者来到唐山市浭阳新城五区二期项目工地,与过去的建筑工地不同,这里很难再见“遍地是钉子、木方、模板”的景象,采用装配式建筑后,许多材料都是工厂直接生产好的预制构件,然后运到工地上进行组装拼接。


“在之前的工地,一天下来鞋子裤脚基本满是灰土,工作强度也很大;现在不仅没有以前那么累,环境也干净了很多。” 站在工地上,张晓峰感慨道:“装配式建筑以其独特的优势正被国家大力推广。我们这个项目不仅是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也是河北省科学计划示范工程。”


2022年7月,全国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张晓峰领衔完成的“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住宅结构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特等成果。荣誉的背后凝聚着他扎根建筑一线20年的匠心。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普通工人,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到后来跻身攻克技术难题的技能专家,43岁的张晓峰不仅完成了从“工”到“匠”的蜕变,更见证了我国装配式建筑从启程时的“同行者寥寥”到如今的“火爆围观”的飞跃,而他也以“毫米级误差”为装配式正名。


二十年磨一剑,张晓峰用坚持与传承,描绘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


1 一砖一瓦间磨炼心性


2003年的夏天,刚大学毕业的张晓峰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来到了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一进公司他就被分配到项目上,成为一名技术员。与毕业时想象的“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搞设计”不同,他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住在石膏板搭建的临时板房里,夏天漏雨,晚上漏风;工地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外出都要在乡间泥路上骑行;工地缺少文娱活动,他业余时间只能靠看书调剂生活……


用他的话说:“初出象牙塔,就一头扎进工地成了民工”。但他并没有因为艰苦的环境而选择退缩,把这种苦和累当作考验意志和锻炼自己的最好方式,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做。快速地融入工地,与工人们打成一片。


没多久,张晓峰发现,自己所学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在工作上仅仅用到了20%,而公司需求的其他技术他又不懂,反倒是与他一同进公司的另一位土木工程专业的同事“如鱼得水”,很多图纸他要看好久才能明白,人家却一看就知道;画施工图,他要画一个小时,别人二十分钟就搞定。


“都是干工程的,为什么他会我不会?凭什么他行我不行?”


正是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拼劲,张晓峰买来相关的技术书籍,夜里钻进宿舍挑灯夜读,学习相关知识;白天拿着图纸和图集,从最基础的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开始自学,虚心向老师傅们求教技术疑问。在老师傅们的眼中,这个初入职场的年轻小伙子成了“十万个为什么”,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吸取着师傅们身上的知识。“那会儿经常将不懂的相关施工规范标准、工艺等手抄下来,到施工一线去对比,不懂的地方就拿去问师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项目下来,记录了厚厚的几本笔记本。”张晓峰说。


如今,回忆起参加工作时遇到的师父们,张晓峰仍记忆犹新。“项目上的老师傅们都很热心,把他们的知识无私地教给了我。他们也非常敬业,对待工程技术质量高标准、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直感染且影响着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过多个项目的历练,2006年,参加工作刚三年的张晓峰就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2007年,又被任命为项目总工程师,独挑技术大梁。


2 二十年不懈努力成就“装配大拿”


201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将绿色建筑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冶集团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为前沿阵地,启程绿色建筑研发之路,在遵化市党峪金山工业园区建设“装配式建筑PC生产基地”,成为国内首批探索装配式建筑的企业之一。


而张晓峰就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第一批在绿色建筑方面“吃螃蟹”的人。这对于不是学技术科班出身的他来说,压力是巨大的。“要想成功,就得拿出拼命三郎的勇气,”张晓峰从画图开始,一本一本翻规范,虚心向前辈请教,向同事请教,潜心钻研,大胆实践,从连接方式、施工方法、操作效果、检查方面及构件制作方面入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在浭阳新城项目工地,记者见到了李强。这是一个有着15年建筑工人经历的人,也先后干过近20个项目,但是干装配式项目还是第一次。原来他是木工,到这里以后,参加了1个月的培训,成为预制构件安装工。“以前要把木模板拼起来,然后浇筑混凝土,后期还要砌墙、抹灰,现在简单高效多了。”他告诉记者,相比原来的工作,构件安装对精度要求更高,套筒和钢筋要对准,才能插得进去。


“预制更要求精益求精,对精度要求更高,如何严丝合缝需要更高的技能操作和更强的责任心。”张晓峰说,遇到不平整的情况,如果再用抹灰去找平,就失去做装配式建筑的意义了。


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领路人,张晓峰下了大力气在预制构件的品质提升上,他坚持利用技术手段,从构件生产过程入手,从源头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推行构件生产首件交底、验收制度,尤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惩罚力度。每周他都要亲自带队进行一次质量联查,并第一时间组织班组负责人召开分析会,将检查出的问题逐一“亮相”,认真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分析会上圈定的质量问题,将作为下周检查的重点,如此循环往复形成闭环管理,实现了构件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双提升”。


20年来,张晓峰发扬“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不仅自己一步步成长为集团公司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施工的“大拿”,也推动了公司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


3 上百项专利 打造“国际领先水平”


干了20年,最让张晓峰自豪的莫过于“建筑施工也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何研发出一套在不破坏构件性能的前提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藏钢于屋”的技术体系成为摆在张晓峰面前的一道关口。从最初的建模设计到梁柱节点讨论,再到钢结构TeKla建模完成,张晓峰辗转反侧,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论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头来过。炎炎夏日,遵化党峪工业园预制构件生产车间内,因构件蒸养温度高达35摄氏度,镜片上沾满水蒸气,张晓峰全然不顾汗水浸湿衣衫,蹲在模台上四个多小时,寻找提升构件制作精度的方法。


终于在2017年1月,第一块带钢梁支撑外墙、第一块带窗口外墙生产完成;3月,在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试验段内完成了第一次预拼装;11月,第一块带梁支撑剪力墙在浭阳锦园项目4号楼首吊安装成功;2018年8月16日,在技术成果评价会中,钢——混凝土结构体系获得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专家组认为此技术体系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搭积木”式盖房看似简单,实则深藏“奥秘”。在构件吊装环节,每个构件的“出场”顺序都经过了周密设计。因此,整个吊装过程充分考验着吊装工人的专业水平。项目工人要经过管理人员的多次培训交底,并在吊装期间重重复核,才能确保各个构件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除吊装外,更具挑战性的是灌浆过程。与传统灌浆不同,现场的工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地完成灌浆,稍有延误,就可能造成堵塞,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些问题也一直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张晓峰带领研发团队没日没夜地开展攻关,并亲自驻扎施工现场,不断优化设计。经过反复的推敲和试验,最终一项没有灌浆套筒、后浇区域混凝土密实度在拆模后肉眼即可检验、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后浇段内搭接连接技术”成功问世。


与同楼栋相比,“后浇段内搭接连接技术”可减少抹灰作业70%,节省脚手架和模板50%;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工期可缩短20%-40%;工厂化施工构件尺寸精度可达毫米级,三明治保温墙体寿命更长、质量更优;构件蒸养8小时混凝土强度可达100%,节水40%,减少用电量10%,减少现场垃圾和扬尘80%,充分体现绿色施工节能环保。


此项连接技术成功入选中国五矿十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也在同年举办的装配式建筑产品发布会上获得了国内知名专家组的连连称赞,认为此项连接技术已经达到国家领先水平,建议在总结示范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多年来,张晓峰带领团队拥有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相关专利100多项,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安装、施工等全产业链的技术能力,基于团队研发成果的取得,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国家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产品成功进入北京市场,并成立了“中冶装配式建筑技术(河北)研究院”“河北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中心”“唐山市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中心”,创建了河北省首个装配式建筑“院士工作站”。


4 “装配未来”的追梦人


唐山市劳动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中冶集团劳动模范、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诸多荣誉加身的张晓峰,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他常说“我并没有那么优秀,每一个立项,每一个研发成果,每一个奖项的取得,都有强大的团队在身后默默支持我,我只是运气比较好。”


他将创新工作室作为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的培训站,将预制构件生产车间作为主战场,带领工业化研发中心的青年员工深入各条生产线,解决生产工艺技术难题。疫情期间,张晓峰组建公司金牌讲师团队,围绕科技创新、标准规范、施工重难点、设计管理意识等方面,通过“云平台”,将培训直接送达一线,视频语音直达每个技术质量人员的手机和电脑终端。


工业化设计研发中心是中冶绿建核心优势所在,张晓峰身体力行,全面推广使用装配式智慧工厂管理系统,针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和工厂的全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实现工厂+项目的管控模式,并加大质量、进度、成本等指标的考核,不断完善智慧工厂智慧中心的建设,打通了智慧工厂质量、材料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等全部模块系统的管理。


一次次的精雕细琢、一件件专利工法的申报、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一座座装配式样板工程的落成,这样引以为傲的业绩对于张晓峰而言,当中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张晓峰守着一颗初心,以二十年的风雨兼程、求索创新,为推动企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树立起中冶绿建品牌。


(据河北工人报消息 河北工人报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徐静)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加快新型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邢台这样做 石家庄市装配式建筑评审会顺利召开 衡水市住建局: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助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关键词: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