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新型建筑方式,近年来在我市快速推进。2024年,合肥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 1096.5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达46.9%。多个标志性工程快马扬鞭,目前这些工程建设得怎么样?我们到现场去看一看。
磨店家园三期位于新站高新区,总建筑面积约 107 万平方米,共 75 栋高层住宅、配套商业及幼儿园等,可提供安置房 7480 套,该项目也是全省在建体量最大的装配式安置房项目。
磨店家园三期项目装配率达到50%,得益于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全面应用,该项目也得以保质保量完成施工。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主管部门不断鼓励和支持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形式也逐渐被认可,使用场景也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庐阳区安庆路第三小学荷塘路校区施工现场,一栋栋教学楼已拔地而起,这也是合肥市首个模块化建筑学校项目。
模块化集成建筑,是在方案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建筑根据功能分区划分为若干模块“单元”,再将模块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形成一个个“盒子”,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装嵌成为完整建筑的新型绿色建造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房屋建造模式的厘米级误差,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可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与传统建造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缩短工期、品质优良可控等优点,同时装配式构件可通过循环利用方式节约资源,助力建筑行业节能环保、提质增效。近五年来,累计已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6000万平方米以上。
眼下,合肥市装配式建筑具备了健康稳步发展的坚实基础,下一步,合肥将以建筑产业化“千亿产业”为目标,围绕健全产业链条、推动企业转型、提升科技水平等多方面,打造形成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集群。
延伸阅读:
安徽: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打造“安徽建造”升级版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全省BIM工作推进会 安徽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