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装配式建筑学院 >

政府为什么要强推装配式建筑?

政府为什么要强推装配式建筑?

打印 0条评论来源: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ID:prefabricated001) 作者:刘金山

首先我们一起分析一下目前我国建筑业现状做个简单的分析: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经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0%。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总产值为213954亿元,占比25.87%。



建筑业拥有数量庞大的从业人员


2017年底,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77640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数5536.90万人。占全就业人员总数的7.13%。建筑业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显著作用。



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竞争力稳步提升


2017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685.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5%,增速比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2652.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2%,增速比上年下降了7.44个百分点。



建筑业对关联产业的发展有巨大推动力


测算每增加1亿元的建筑产值带动其它产业增值约1.68亿元建筑业的生产带动相关产业的影响较大,有力地促进建材、冶金、化工等5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


建筑业是改善民生和生态问题的重要领域


建筑业一直占据国内行业能耗的第一位。仅建筑耗用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砖瓦砂石等几项材料的生产耗能就达1.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产量的13%。



住宅建筑的质量难以保证

能源、能耗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传统的“手工模式”带来的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效率低下、性能难以保证等问题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质量问题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目前在消耗资源和环境污染方面建筑业占的比例比较大。在我国建筑业耗用了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的50%以上,消耗了可利用能源的50%左右,建筑施工污染比例占到了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各种污染总和的34%,并排放出了相当于居民活动垃圾40%的建筑垃圾。



建筑业劳动力短缺、成本居高不下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低、科技贡献率低

建筑业劳动者尊严受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用工荒”背景下劳动力短缺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建筑业占用了40% 多的农民工,而且农民工占建筑行业从业人数约80.5%。民工短缺还明显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80.90农民工基本上没有!



一些地方企业劳动环境恶劣, 劳动关系矛盾多发, 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低、合法权益长期受到漠视和侵害。



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

2007年我国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所有行业中排在倒数第三位。



综上:我国建筑行业在我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这些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与技术突破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导致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


怎么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呢?

纵观国外建筑业发展,他们建筑业发达已经进入工业化制造房屋的时代(即装配式建筑),那我们就分析一下工业化制造房屋的优势吧!


装配式建筑介绍:

装配式建筑概念:是指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GB/ 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同时装配式建筑实现了发现它的优势凸显,而且也能有效的解决现状建筑生产矛盾,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装配式建筑包含如下种类:

免模装配体系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钢结构



集成装修


集成墙面系统

集成顶面系统

整体厨房系统

集成地面系统

门窗系统

收纳系统

夹层管线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



发展前景


前景一:民众可以感知的绿色装配式建筑


前景二:互联网与绿色装配式建筑相融合的“互联网+绿色装配式建筑”


前景三:建造更加生态友好、更人性化的绿色装配式建筑未来的绿色装配式建筑要拥抱互联网。


同时,绿色装配式建筑要重视大众创新,这样能够全面实现节能、节水、节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全面地提升绿色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民众参与、互动和可视化因素,也就使得绿色装配式建筑更加生态和人性化。


发展机遇


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是市场的潜在需求,追求技术投入的性价比,关注单项技术及项目整体的运行实效已成为市场的价值导向。因地制宜是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共识,全国各地气候、资源条件不同,不同地区适用技术差异性明显,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是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前提。应根据项目场地状况、功能需求不同,追求技术的匹配性和系统性。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装配式支吊架如何科学的进行布点? 超高层装配式住宅设计与施工经验分享 关于建筑工业化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考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