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装配式建筑学院 >

建筑产业的转型与共生

建筑产业的转型与共生

打印 0条评论来源:宝业上海建筑工业化(ID:baoye_sh)

随着宏观环境持续演变,建筑产业如何以“科技赋能”转型升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宝业重点关注课题。本文以此展开阐述,原载《新营造》杂志2019年7月刊,现予以转载,以飨读者。作者张荣,宝业集团上海公司总经办副主任,在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建筑工业化领域践行多年。


华为事件可以说是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影响深远的一个特殊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之所以不叫经济危机,是因为此次危机爆发之后,虽在全世界蔓延,但是中国刚好召开奥运会,硬撑着人民币不贬值,这种不贬值的背后,其实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不贬值就意味着出口优势降低,倒逼外贸出口必须提升质量,而全世界以美元为体系的商品流通,逐步地把中国推向了全世界第一大市场的这个高度。


中国的市场规模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货币发毛,美国的金融机构无论怎么救,其国内的中低端或者说非核心制造产业的空心化趋势大局已定,而用来拯救美国金融机构的资金注入,不管是以薅羊毛手段从全世界回流的美元,还是重新发债注入的资金,无非是最终摇身一变,扑向中国及全世界新兴国家方兴未艾的消费市场,抓住他们得以苟延残喘的救命稻草,但可惜的是中国各类产业对外资的吸纳是比较有限的,经济的命脉都在国家手里,不受限制的行业只能受限于其稳步增长的需要。中国金融相对隔绝的这一屏障,一方面保护了中国难得的经济成就,另一方面,也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得以从金融危机中喘息的一线生机。道理很简单,在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下,要么饿死,要么到别人那里要点粥喝,活下去(其实本质是保护一部分高科技产业想办法活下去)。很可笑的是,若干年后,有部分经济学家持一种观点,说美国经济似乎已经完全恢复了,那种羡慕的口吻,就好像2008年金融危机完全没发生过一样,就好比认定一个人可以不打针不吃药就能身强体健,天生就应该长生不老。这种认知的玩笑,只当一种认知便好,不用太较真。


从2008年到当下,中国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本质而言,是中国主动或被动地“以中国市场为核心”重构了全球贸易体系及科技供应链。西方的自救和中国的崛起,其实是同一个过程,一枚硬币的两面。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逻辑。但是现在的情形,好像美国忽然惊醒了一样,要发动贸易战、科技战,要斩断全球供应链。从深层心理讲,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表演”,就好比一个人曾经遭遇大难或亲人故去,当时过去就过去了,没觉得什么,但是过了很久之后,忽然把悲伤或者愤怒归结于某个离奇的原因或者怨念,比如认为当初妻子没照顾好老人,或者把某一个完全可以忽略的细节无限放大等等……这种悲伤和表演,往往能起到缓解痛苦、抚慰悲伤的功效。但这样的自我安慰真的有用吗?



追求利益或情感共生,才是产业之福


华为在5G上领先但却始终秉承“共生、开放”的心态让各行各业从业者深有感触。我有三点感悟:(1)人类利益或情感需要共生,而非逼对方求生,从道义高位跌落,必然失道寡助,这是比科技、比利益更高等的东西;(2)自主创新是一种精神,但并非自我封闭或政治运动,因为没有中国数学、中国物理、中国化学这种带限定语的事物,但如果说中国文化、中国人文等,那确实有,自主创新这个词极端不科学,属于硬造,确实应尽快废弃;(3)备胎计划不是为了消灭别人,只是极端情景下的替代或筹码,总想平地起惊雷,让别人无路可走,那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是治乱交替的根源,绝对不是共生。极端心理可能各个民族都会有,但绝对不能成为主流。所以华为何庭波的信虽然热血沸腾,但这只是为了危难时期救亡图存,不是让自己隔绝于世界。如果备胎计划不建立在共生的理念上,未来肯定走不远。况且,软硬件都能做成功的企业目前还没有。谷歌是大数据公司,苹果是硬件和系统合一的公司但本质是以硬件为展现形态的硬件公司,微软是做基础系统平台的公司,各有擅长,没有共生共建共享的理念,任何产业都走不远。


华为事件的胶着状态其实深刻地反映了科技新兴产业传统的、全球化的产业链已经转移的事实。在此次事件中,全中国人都在关注华为到底使用了西方多少零部件、多少软件系统、多少授权专利,比任正非还着急。但同样着急的还有美国的科技巨头,谷歌、高通、微软、苹果……等等,因为只有他们最明白,从2008年以来到现在,西方的自救和中国的崛起,是同一个进程。发动科技战、斩断供应链,每年4000多亿美元的芯片出口如果杜绝向中国供应,那么他们能卖给谁呢?是运往火星吗?经济和市场的逻辑就是,完全不可能。斩断科技供应链,美国或者全世界有可能不仅遭遇金融危机,也可能遭遇深层次的经济危机。不管科技供应链是否斩断,中国市场始终在这里,它可以通过逐步向其他国家开发,重新提升中国经济的科技含量以及转型升级。特朗普目前的路线长远来看,本质确实是在帮中国大忙。当然,也可以善意地想:有些美国人只是想延缓中国崛起的速度,在科技创新方面与中国保持代差,领先半个身段,本质不想扼杀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路线。但有些美国人,也可能据此想激进一些,用科技断供以及制裁,阻止中国转型升级的任何可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进而维持绝对的科技霸权,但是制造业即使能回流,市场能回流吗?原来的市场是静止的吗?


传统“斗拱”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建筑有个好玩的东西——“斗拱”。斗拱这个装置,到底如何理解?其实我们如果从现代建筑以及结构力学等专业角度分析,传统建筑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确实不容易看懂,为什么承载四梁八柱的是强度较差的木头,而用来隔离空间的墙却用的是更坚固的黏土或者砖?传统建筑到底是墙在承重还是柱在承重?选择柔性木材,就因为木材的柔韧性、适应性强。由斗拱与“柱梁”等构造而成的“榫卯”结构,本质谕示的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镶嵌、相互勾连的“共生”,没有严谨的力学算式,但绝对是一种朴素的共生哲学。


从目前国内建筑产业的现状,真正意义上的共生理念并未真正建立,只看到恶性竞争。比如,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看现代化装备,那么我们看到的装备,基本都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等路径,从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泵送,从各种外加剂的合成、使用,从石子的天然采取到机器化生产,从预制构件的人工生产到自动化生产,从人工搬运到塔吊布局等等,很多人犹记得三一和中联的往事,同质化的竞争,国企与民企毫无边界的恶斗,这种“战争”能斗出中国建筑装备在全世界的绝对领先吗?


可以说,目前建筑工业化说了太多,都是在讲建筑工业化用什么技术体系、形成哪些标准化产品,却很少说代表建筑产业未来现代化、工业化水平的建筑产业装备到底推进到了哪一步。比如机械装备少不了芯片、少不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少不了各种软件做配套支撑,这么大一个市场,在许多关键设备及技术上我们完全是顺其自然的状态。这种情形让人想到中国的传统木匠,中国传统木匠代代相传,全靠经验传承,没人在木工的“机械化”“工业化”上去动脑筋,当然中国确实也没首先发生蒸汽革命、电气革命,没有新能源驱动,机械化、工业化就很难发生。而正是因为“能源革命+工业革命”逐步整合市场,持续驱动西方在装备方面持续进步。蒸汽机、纺织机、发电机、发动机等等,这些机器、装备的持续发明和迭代,才有工业化的发展。相反,沉迷于“经验”,或产品经验或艺术经验,没有借助机器发明、能源发现扭转传统模式,那整个产业的产业链只能在传统经验中徘徊、循环,传承或消亡。


关于EPC的延伸思考


EPC是外来词,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但是这个“E”到底如何理解?针对工程项目而言,不单单是工程“设计”,核心其实是工程项目整体策划。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个“E”真的仅仅是项目施工策划吗?其实EPC的“E”如果放在一个更本质的意义讲,应该是“标准”或“模型”。即最终要呈现的“标准”是什么,这很重要,是总纲;而模型,是指EPC项目,必须站在项目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等全生命周期考虑,行业中讲了太多“EPC”,就是不考虑“投资”或“投入”因素。


严格说,应该是IEPC。没有对I的深刻认知,EPC从割裂的任何一环来讲都是不充分的。这里的I投资,其实隐含了投资主体、投资背景、投资收益分析等各种和项目建成息息相关的信息。


大部分时候,建筑产业还是把EPC等同施工总包在玩,就好比把装配式建筑等同现浇在玩一样,最后发现从项目立项、投资、采购、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看,都是碎片的、割裂的,几乎协同不起来,这一点更体现不出共生。因为从根本上,信息就没有实现共享。利益存在很多割裂。开发商的积极性在于开发收益达到预期,否则没兴趣做专业、深度的开发;工程承包商的积极性在于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弹性空间,进而才能延伸出周期性更长的配套服务,否则工程承包只能是一锤子买卖的模式。开发只对投资收益负责、工程总包只对项目建成负责,两者承担风险不在一个层面,但都想获得预期的收益,谁来均衡这种关系?一时间看不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说到建筑产业,我们确实有体制机制优势;但在建筑技术的系统性方面,缺失也明显。比如港珠澳大桥,我们造了这么多桥,没成想关键的岛隧工程领域最专业的是荷兰人。生产岛隧所需的沉管隧道这一工业化产品并不难,难的是安装。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来不到4公里,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从零跨越。中国的体制就是为了一节沉管的安装,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让珠江口的轮船全部停航,国外几乎不可能;但由于技术储备不足,只能和老外艰难谈判,据说老外开口就要15亿。相对于1000亿的项目投资,15亿算漫天要价吗?到底是请老外划算还是自己做划算,这个绝对不能割裂地去看,不能狭隘地去看,也许没请老外,整个项目建设付出的显性、隐性的成本更高。走别人走过的路,交该交的学费,没什么可说的,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共生”,是为了和别人在未来站在同一个高度更充分地交流,而非封闭起来造一座座人类精神上的“断桥”。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装配式支吊架如何科学的进行布点? 超高层装配式住宅设计与施工经验分享 关于建筑工业化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考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