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装配式建筑学院 >

毛志兵:绿色建造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毛志兵:绿色建造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打印 0条评论来源: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网(ID:ind-building)

毛志兵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科学技术委员会绿色建造专业委员会成立

暨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倡导推动绿色建造的发展,很高兴能够担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把中建这些年来推动绿色建造发展的一些认识和经验分享出来,为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中建智慧。绿色建造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知行合一。下面,我将围绕着对绿色建造的理解和推动绿色建造工程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深刻理解发展绿色建造的时代内涵


刚才肖绪文院士讲到,今年年初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建造、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列,认为这三者共同发力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相关的建造水平。中国建造的主要特征和标志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一个叫纵向拉通,一个叫横向融合。纵向拉通是从我们主业的角度思考,在传统模式意义上进行考虑的。横向融合,主要是从各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角度来思考,它的标志应该是高品质的产品。


从中国建造的内涵来说,现在搞绿色建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建造最后要实现的一个路径是中国创造加中国制造,它的核心理念应该体现在哪个方面?前段时间受住建部委托,我牵头了新型建造方式研究的课题,当时我把这几个事情做了简单的归纳,绿色发展、绿色建筑及绿色建造主要归属于节约环保,把绿色建造当作工作的起点和终极目标。


现在国际上提智慧建造更多一些,因为它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但是很多人会把这个理解成并没有达到智慧建造,怎么去提智慧建造?包括我们的工地也说是智慧工地。这好比说共产主义是个目标,我们处于初级阶段,还在路上,肯定要经过智能建造才能转到智慧建造,智慧建造作为实现绿色建造整个过程的技术支撑。现在的新型工业化,包括肖绪文院士刚才讲的精益建造,是实现的路径问题。我把新型工业化当作我们实现绿色建造或者绿色产品的具体的路径。


谈绿色建造,就具有重要的内涵,绿色建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走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环境,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格局。与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产业体系和节俭、简约生态自然的生活方式来支撑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绿色的理念和技术贯穿运用于生产的方式和生态的各个方面,来协调融合发展,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相辅相成。


绿色发展体现的是人和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相互支撑,紧密依存,日趋和谐的过程。推进绿色发展最终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物质丰富,更是天然、气清、水净。正如习总书记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紧盯着绿水青山,又要超越绿水青山,并透过绿水青山看到金山银山,不孤立地看绿水青山,要把严格的保护、科学的利用和绿色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有我、无我、超我的境界。建筑界作为资源能源消耗最大的产业部门,绿色建造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对自身的反思,心存忧患意识,在建筑领域催生出的一种发展力量,目标就是要打造绿色建筑,并倡导绿色产品和绿色过程的有机统一。绿色建造兼顾了建筑的安全性、生态的可持续性以及人居环境的提升,形成了建筑的铁三角,涵盖了当代人宜居和下一代的空间需求,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建筑业贯穿新的发展理念,落实党和国家“五位一体”战略部署,是践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二、绿色建造是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总书记在今年的年初发出号召,如何打造中国建造的品牌?要体现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耐久、满足功能、质量优良。这就要求工程建造在理念上有新的发展,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在品质上有新的提升,所以归结起来就是要深入推动绿色建造,绿色建筑追求的是绿色产品,实现绿色建筑的根本保证就是绿色建造方式要绿色,要求绿色化的规划设计,绿色化的建造施工,绿色化的运行维护。


我们工程建设方式是绿色建造方式,绿色建造追求的是绿色产品和建造过程的和谐统一,推动绿色建造,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造福人民,就守住了建筑人的初心,我把它当作不忘初心的一个基本保证,推动绿色建造,带动绿色产业的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建筑人的新的历史使命。


三、绿色建造是带动建造方式深刻变革的关键抓手


绿色建造是在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等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内涵有多种解释,我把它做了一个归纳,可以来这样理解:


一是绿色建造追求产品及过程的高质量水平,以生态代价的协调,不断推动建筑产品向高性能建筑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并尽可能高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二是绿色建造强调不断推动工程建设绿色度的提升,推动从浅绿的环境无害的建筑到更深绿的生态意识的建成,在未来不仅要关注项目本身的绿色,还要追求对一定范围的生态系统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是绿色建造从建筑产品全寿命期的视角出发,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统筹考虑项目的安全、质量、功能、成本、进度、环境、品质的目标,对建造活动进行系统化的策划和实施,从而实现建造效果的整体最优。


四是绿色建造可以带动全产业链建造水平的提升,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绿色工装等产业链的环节,涵盖了人、机、料、法、环等全部产业链的要素。有机的融合了工业化建造技术等硬手段,智慧建造技术等软手段和绿色建材等物质基础,并推动工程建造方式向一体化的建造方式升级,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一次深刻革命。绿色建造追求的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品质保障、人文归属,其基本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体现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环境生态的协调,注重的是从人的感受、健康和需求出发,来提升建筑品质,将打造高品质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建筑,与城市和文化融合的人类生存空间,作为我们的核心追求。绿色建造是工程建造的终极要求,与以我国现在推行的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主题是完全契合的,是推动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中国建造的本质要求。


四、把握绿色建造的发展脉络和实践特征


(一)要把握我国绿色建造发展的四轴主线的问题。发展绿色建造的核心脉络是要实现绿色建筑。今年住建部的原副部长仇保兴同志,将绿色建筑全面发展的15年历史划分了5个里程碑,归纳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5条主线,我高度赞成并和他做了多次讨论。我略加一点个人理解关于能源的两条线,他当时提出了能源两条线的问题,我把能源的两条线并成了一条线,所以我把它阐释为四条轴线来考虑。


一是用能变革的轴线,首先要从省地节能建筑到被动房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再到零能耗建筑,围绕这条能源的节约轴线建筑师们甚至提出了碳综合的建筑等新型的建筑形式。其次是建筑与各种各样可再生能源结合在一起,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好的场所。建筑不仅是用能的单位,同时也是产能的单位,是一个能够输出能源的单位,那就变成了正能建筑,这是围绕能源这条主线来思考的。


二是技术变革的轴线,从PC结构延伸到模块化、智能建筑、全钢结构、3D打印建筑,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不断发展的智能建筑。


三是人本回归的轴线,从老年住宅、健康住宅、立体园林住宅、生态建筑等演化,将园林、建筑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建筑终究是为了人本身诗意般的幸福栖息。


四是文化演进的主线。从乡村的绿色建筑、生土建筑到地埋式建筑的演变路线,这条轴线将我国5000多年传统生态文明积淀的地方知识、地方智慧,凝聚到中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之中。因此,我觉得我们成立绿色建造专业委员会,推动绿色建造的试点工作,应该沿着这4条轴线向纵深推进,更重要的是把这4条轴线进行有机的统一,进一步推动绿色建造,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二)要牢牢把握因地制宜的实践特征。中建在推动绿色建造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因地制宜。


一是要立足我国的特点,开展绿色社区的规划设计、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如中海地产开展了绿色居住区的环境营造及技术措施的研究,建立了住宅产品绿色居住区环境的标准体系。


二是要针对典型的气候区来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比如中建西南设计院开发的,覆盖了我国全部区县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数据库的系统,建立了青藏高原建筑以节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开展了工程的实践,保护了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三是面向各类工程和各产业链环节,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肖院士的引领下,研发绿色施工的集成技术体系,开展了海岛绿色建造等技术的研发。


四是我们要进一步的强化智慧建造,以建筑工业化技术对绿色建造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智慧工地和绿色工地的有机融合。


今天我们推动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关键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有效地运用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技术集成,实现产品品质和环境代价的平衡。


五、做好绿色建筑试点工作的一些建议


推动绿色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更好地推动专业委员会和试点工作,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结合实际,探索绿色建造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绿色建造的实施对工程一体化统筹的要求高,从理论上讲,工程总承包对绿色建造的组织管理保障可能会更好。原因在于工程总承包能够促使工程总承包商立足于总体的角度,从建筑设计、材料选择、设备选型、施工方法、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统筹,提高设计方案的水平,减少设计的变更,更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工程项目综合效益的提高。绿色建造实现的基础在于整合设计与施工,强调从建筑产品全生命期的视角,站在项目全过程管理控制的高度,提供各专业协同以及设计方案的可建造性,实现更高品质,减少变更和浪费,实现价值的创造。这与工程总承包对设计施工高度整合的优势相对应。因此,一般情况下,工程总承包的模式比较适合绿色建造,但大家也知道各种工程模式都利弊并存,都有适用的范围,所以我们在各地区、各类型项目的试点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总结项目管理模式和实践的经验,进一步深化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实践,完善政策的环境,特别是要深入探索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控制要点等关键问题。我在这特别想跟大家分享,大家不要以为工程总承包只是EPC,EPC是其中一种以工艺为主的的方式,我们在提供工程总承包的时候,用中文解释比较好,工程不要简单的说EPC、D&B,它都是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应该怎么因地制宜地来实现工程总包,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很关键。


第二要推动创新,强化智慧建造或者智能化建造对绿色建造的技术支撑。在这一方面,丁烈云院士高屋建瓴,已经讲得很多了,我就不再重复的讲一些观点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支撑的因素。


第三要变革生产,有效的探索新型建筑工业化问题。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关键在于改变生产方式。为此,一是要完善装配式建筑产品及技术体系,推动全产业链的高度集成和纵向贯通。二是要提升装配式建筑产品的品质,打破等同现浇的理论约束,变革把现浇施工照搬到装配式建筑的经验主义做法。因为我们现在基本做法是原来现浇很好,现在把它分拆,非要探索一种装配,包括从骨架上的主体来考虑这个问题,路径上是值得探讨的。比如从围护结构,保证建筑产品的品质属性来探讨装配式建筑,可能会更好一些。另外,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整体性用现浇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钢结构,本来就是构件,天然属性就是装配式,木结构也是装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功能,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这样对推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在这个提法上我一直提的是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的改变,其中包括装配式还有多种方式。


第四要夯实基础。绿色的建筑,只做好绿色施工是不够的,还需要绿色的规划和设计。另外整个构成绿色产品的物质基础是绿色建材,怎么选用非常重要,在绿色建造的过程中,也可以提供一些产品的目录,从总承包角度的选择上加大了产品的内涵性。


第五要强化人才支撑。刚才两位院士都说了,现在学科管理比较狭窄,我比较赞成大的复合,最近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在搞,前段时间几位院士征求意见,如果这个方面我们请复合性的人才来做专向的话,可能对我们会更加有利。


第六以打造绿色建筑产品为根本目标。从产品理念上,应该去掉两张皮的问题。我们搞的一些东西,从产品理念的策划来说,我们从源头到中间都是应该围绕绿色角度来思考,所以针对我们的试点工作,我建议一定要真正强化绿色产品的理念,引导建设活动回归本质,把高品质当作核心价值追求,把为人民谋幸福当作使命担当。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要因地制宜,从每个项目的实际出发,通过强化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等,把握绿色建造的关键因素,运用好技术工艺,管控好实践过程,确实推动工程建造向绿色建造方面升级。


第七要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交流。现在已经进入第三次全球化,实现全球资源技术资本的全球配置,中国怎么产学研用结合,绿色建造委员会专门给我们搭了一个平台,不仅要实现国内有效充分的交流,还要实现和国外相关的多方面的交流,包括美国、日本。


总之,从体系制度和有效性入手,把试点工作落到实处,相信在住建部的领导,在专委会肖院士和丁院士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把科研标准、试点体系等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推动绿色建造,带动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的发展。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率与成本的相关性分析 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合框架结构及配套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制造和装配的设计让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日益凸显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