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装配式建筑学院 >

建筑工业化与计价市场化

建筑工业化与计价市场化

打印 0条评论来源:《工程造价管理》2016第5期

【摘   要】


发展工业化建筑已成为未来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大主向,同时给传统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带来结构性冲击。提出在当前工业化建筑发展的初期,基于“信息为主、定额为辅”的计价市场化思路,构建工业化建筑计价体系,待工业化建筑发展至一定规模及成熟度时,最终形成功能化、系列化的工业化建筑计价依据机制。


一、引  言


建筑工业化为建筑业带来了一系列变革与进步,“手工→分工→专业→机具→机械→分部→工厂→部品→市场→社会”这一进程是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建筑业一路演进的现实大剧。随着物质、文化及社会的进步,文明施工、品质制作、精良制造的进化,使得“现场体力及手工劳动、室外湿作业、大而全的纵横向一体化施工”模式向着“工厂智慧及机器劳动、室内干作业、分工分部服务外包社会化生产”趋向转型与升级。


同时期,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由关注生产企业现场施工、工料消耗、生产成本转向关注交易市场产品、分包、商品及合约层面的模式与伦理,农业化、手工化、劳作式的工料考记型计价方式向着工厂化、商品化、交易式的市场交割型计价模式演化。如何把握时势变化脉动,适时预测、应对进而引导计价理论、行为与时俱进,成为新时期建筑工业化、计价市场化的关键。


二、建筑工业化


建筑业发展主要包括建造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改进与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实践证实,实现这两者改进与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实行建筑工业化。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国家建委提出,建筑工业化以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为重点。2016年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从过去近40年建筑业发展来看,顺从自机械化至工厂化、装配化、部品化,直至工业化建筑理念的形成,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01、施工机械化


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低,是建筑业生产的先天病、遗传病,大量未经培训、无学历或低学历的农民工进工地如入田地,人工挖装运土、人工挖孔桩、人工回填夯实、人力倒运抬运搬运、人工搅拌水泥砂浆及混凝土、人力车运输、手工砌砖抹灰、手工搭拆脚手架、安拆模板、手工绑扎钢筋、浇捣养护混凝土、泥工、木工、砖瓦工、钢筋工甚或电焊工、金属工,样样均可上手入道,这是当今中国广大农村及相当多城镇建设中的现实。随之造成工效低、工期长、噪声污染大、施工质量低劣、安全事故频发、房屋耐久性抗震性等性能低下等的状况。这也造成了我国建筑产业人均年竣工面积仅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4~1/5、住宅工期是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4~1.5倍的低效能现实,更勿说造成的施工现场垃圾多、材料损耗浪费大、变更返工率高、技术含量及利润率低下、人文素质无以可持续改善发展的环境及社会问题。


挖掘机、推土机、自卸车、凿岩机、破碎机、打桩机、旋挖桩机、木工机具、金属加工机具、搅拌机、厂拌(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塔吊等的广泛运用极大地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密度、提高了建筑施工现场的劳动效率和效能,同时提升了劳动质量和施工水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建设已达到了如此机械化施工的程度,然而仍脱离不了大量露天室外作业、噪声和污染问题的存在,这种施工机械化程度也仅是建筑工业化的初级层面。


02、构件生产工厂化


制造业工业化的进程源自于工业革命的实现,第1次工业革命使得机器代替了手工;第2次工业革命使得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代替了单台机器生产,实现了大批量的规模生产;第3次工业革命使得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代替了标准化生产线生产,实现了数字化自动控制下的大产量定制生产,步入了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控制技术广泛应用的“信息化时代”。


建筑业工业化源自并借鉴于制造业工业化,其最大特点是通过构件、部品的工厂化生产,促进建筑构件、部品的社会化生产、商品化供应与交割,将建筑产品生产管理向制造业产品生产管理靠拢、转型、进阶,使得建筑构、部件工厂化、预制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向着大工业设备制作安装的标准化、精密化、品质化迈进,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生产、工厂-现场一体化管理。达到了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低事故、低工期的效果。更使得建筑工业化实现“规划—设计—制造—装配—管理—运营—维护—拆除”全产业链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可能。


03、工业化建筑


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5,以下简称“国标”)对工业化建筑作出了定义,“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称为工业化建筑,明确该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的工业化程度评价。国标的出台,对树立工业化建筑概念,规范工业化建筑评价,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国标对设计阶段评价基础项作了量化规定:参评项目的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并应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预制率是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部分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预制构件类型包括预制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装配率是指工业化建筑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建筑部品是指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通常由多个建筑构件或产品组合而成,包括建筑屋面、门窗、内隔墙、卫生间、厨房、储柜、外围护结构等类别。标准化设计强调采用统一模数、类型少、多组合的建筑单元,包括单栋基本户型的数量上限、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预制构件及建筑部品数量的占比下限的指标规定等。


工业化建造方式主要指建筑设计、装配施工、室内装修等主要环节采用一体化、信息化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过程,工业化建筑项目应尽可能达到成品房工程验收。国标对建造过程评价基础项作了:参评项目应按工业化建造方式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装配施工、装饰装修等环节的协调配合与组织管理要求;室内装修工程应与建筑设计、构件制作、主体施工和机电设备安装实现一体化;区别于一般的劳务市场用工、劳务分包、工程转包关系,工业化建造应具备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具有成建制的专业化经营管理公司,有熟练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队伍,工人具有统一的用工管理、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


国标对管理与效益评价基础项作了:参评项目建造过程应建立节能、节水、节材和建筑废弃物管理制度,并应具有相应的数据记录和节约效果分析,参评项目设计、建造全过程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并应实现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监理、运营等环节的协同工作。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是通过信息数据平台管理系统将设计、生产、施工、物流和运营管理等各环节连接为一体化管理,共享信息和资源,有效地支撑项目的实施与决策系统。


三、计价市场化


与制造业相比,建筑业项目地点的分散性和建筑产品的不重复性是建筑工业化的两大制约要素。从上个世纪50年代建筑工业化概念的引入直至今日之大张旗鼓地推行过程可以观察到,与传统工艺建筑相比,工业化建筑从设计到建造再到管理,其对传统建设程序及内容施行更多的啮合、链接与一体化是主导和方向。与现行计价定额的分、散、细、繁的生产型成本计价模式相比,未来工业化建筑的合、整、并、全的商品型市场计价模式将成发展主导。


01、建筑构件生产的由分到合


从最典型的商品混凝土的推行及普及过程可以看到,当初在工程计价定额中由砂、石、水泥、水的配比含量、价格组成而形成的混凝土拌制工料费,是分别套用不同子目单价形成的,砂石水泥水的含量及价格在定额附表中的不同标号混凝土配比表中,配比表中包含了砂石、水泥、水的材料预算价格(含运费),现场配料、拌制用工在混凝土构件浇捣养护子目当中。现如今的厂拌商品混凝土配料、搅拌、运输价格则合并于每立方不同标号的商品混凝土价格中,无需关注其构成中的砂石、水泥、水的用量、运费及单价,各标号、品牌的商品混凝土价格的形成与确定脱离原先定额子目组分的计价模式,直接由市场询价、谈价、竞价形成一个单一商品的价格来决定。这便是一个典型的由分到合的工业化生产与计价的演变过程——由生产、成本计价过渡到交易、市场计价。


进一步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现场传统的“模板及支撑运进→模板制安→钢筋调直、切、弯制作加工→钢筋绑扎焊接安装→现场商品混凝土运送→浇捣养护→模板及支撑拆除运出”此一分作(工序工艺)分列(定额子目及清单项目)分计(算量、套价)过程,演变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厂生产、预制制作→构件成品运输→工地现场吊装就位的商品构件制运安的合作(一体)合列(单项)合计(构件购运安全套整计)的市场商品购置安的计价过程——更大程度、范围的由生产、成本分析计价演进到交易、商品市场计价的转型升级。


02、建筑构件生产的由散到整


墙体由传统现场散块条板、标准砖、空心实心砌块制作砌筑到工厂整块内墙板、外挂墙板或混凝土墙板制作生产,传统现场条板、砂浆砖砌体的散制、砌筑、装饰抹面——不同材质条板、不同标号水泥砌筑砂浆、混合砌筑砂浆原料(水泥、砂、灰料、水)到场、标号配比、场内运输、拌制→砂浆现场水平垂直运送→砖砌块的场内外运送、淋湿→现场砌筑、养护及维护→不同标号水泥抹灰砂浆、混合抹灰砂浆原料(水泥、砂、灰料、水)到场、比例配比、场内运输、拌制→内外墙面找平层抹灰→防水层涂抹→面层抹灰,演进到(木质、水泥或钢筋混凝土)整块、(结构、装修装饰)整做的工厂制(内外)墙板制运安作业。散块制作、砌筑、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钢筋制安、混凝土浇捣养护)、内外装修装饰的散装生产计价模式向着整套商品购置安装模式计价转变,计价模式随着由散到整的工业化进程从关注成本、技术生成向关注定制、交易生成转型。


03、建筑构件生产的由细到并


木门窗制安由传统的现场门窗框(不同断面框料按延长米计量套价)制安、门窗扇(实板门、夹板门按面积计量套价)制安、门窗锁(不同锁芯)、门窗把手(是否带锁)制安、合页安装及玻璃安装的多步细项分序计量计价,演进为工厂成品门窗合并制作(含运费商品构件价格)、现场一体化单件安装的一项(按樘或面积)计量计价作业。


内外墙面垫层、找平层、面层、块料面层的抹灰、贴砖作业由以往的每步骤列项计量计价归并为分最终要求结果合并一项计量计价,更甚者合并结构构件(如窗台、阳台、楼梯、内外墙板等)一并实现工厂化作业、运输及现场安装及其价格交易。


04、建筑构件生产的由繁到全


厨房、浴室(卫生间)的全整施工计价,包括结构隔墙、地面、天棚及其面层装饰层、踢脚线、门、橱柜、煤气灶、油烟机、排风扇、烟管烟道、给排水管道、水龙头、照明器具、开关插座、管线、卫生器具等整装全套制、售、安计量计价。即区分不同规格、型号或等级的一整套厨房或浴室以每个(或套)的价格交易,包含其设计、制作、组装、运输、安装一次实现其完备功能,而非以施工内容分列清单分别计量分项计价汇总来计算其价格。


四、结论与展望


综前述,建筑工业化打破了传统建筑分部分项及专业(钢筋工、模板工、木工、砌筑、装饰工)间的界限,工厂化、部品化制办使得原先传统现场进料、下料、制作工序工艺的制安定额子目或清单项目计量计价模式,向着“由分到合、由散到整、由细到并、由繁到全”的商品采购、成品安装的计量计价过程转换。随着建筑构部件标准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购销、安装,建筑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中的信息化、市场化程度将大大增强。生产型成本计价模式向着市场型竞争定价模式转型与发展。


对于工业化建筑,可以预见到的是,面向建设项目现场生产的专业、工序、工艺、工日、材料、机械消耗、分部分项及措施性项目划分的现行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生产消耗量定额为主、市场价格信息为辅”的格局与框架,近期将向着建设项目招投标市场交易形成的反映建筑功能、供求、商品的“成品价格信息为主、装配消耗定额为辅”的方向演化与发展,功能化(建筑功能、办公、交通、生活、休憩、起居等内部功能区域构成)、价值化(供需认识、判断、偏好等)、信息化(组件变换、运输、安装)和市场化(竞争、比较、商品化)计价将成为必然趋势。当前在这一建筑工业化、计价市场化的演进过程中,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之转型管理面临着现实的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工厂化制作安装构部件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内容中的占比及其与现场施工构件间的互融与协调问题;包括传统工艺施工与装配式施工部分的 措施费用共用与分担问题等。为此,作者提出:


01、分部分项内容间的交错衔接


工业化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筑项目预制率与装配率的提升过程也预示着现场生产施工工艺、条件与环境的变革过程,传统现场大量模板支撑安拆木作业、钢筋制作安装、浇筑养护混凝土在与装配式构件现场吊装、预留筋空对位接位就位、坐浆敷设安放、临时支撑设置固定、接缝处模板钢筋混凝土浇捣养护等的处理的交错出现、组织统筹、平顺衔接过程中,其工程造价的列项、计量、计价取费如何准确切分、清晰度量、无重无漏算价核费?设计、施工、生产、采购(构部件价格包含内容)、运输、吊装、就位、后处理等等的分部分项、工作内容间的交错衔接,需要计价依据跟踪现场、工厂、市场,与时俱进地及时研究反映、调整制定。


02、措施费用的共用与分担


现行传统计价依据中的措施费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模板安拆、脚手架搭拆、垂直运输)及超高增加费的计价,是按照建筑物完整现场施工建造编制的,随着建筑物部分构件(预制构配件、钢结构、单元式幕墙的装配化)的工业化施作,建筑物分部分项工程内容交错衔接,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内容及程度在变换,模板(铝模板、木模板、钢模板)脚手架(满搭脚手架、爬架、提升式脚手架)安拆内容、占比及交互关系在变化,模板脚手架不问市场租赁行情地按照服务面积计量计价还可行吗?垂直运输机种、数量及其承担的内容、时间均在变化中,仍按建筑面积计算还适情吗?相关计价依据的分与合、分配、分担及共处、共用,需要进一步跟进研究。


03、未来工业化建筑计价依据之展望:功能化、系列化


随着工业化建筑的发生、成长(目前仍处于初级成长期)与成熟,其标准化、社会化与信息化日益丰富与发展,其专业分类、功能分类、工艺稳定及其施工专业化渐趋稳定与单一,其后必然形成设计、承建与交付甚而维护完整的构件部品功能化、规格等级系列化的稳定态势,正像通常工业化设备、汽车产品一样,各产品之功能、等级最终将成为影响其价格或造价之最终因素,其组成构配件随之亦形成规格化、标准化、系列化之价格(制作安装合一)体系……相关计价依据亦将循着功能化(结构、围护、会客间、办公写字间、厨浴房等)、系列化(规格、等级等)之粗构成(工料机费构成、无消耗量)、全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规费税金合一)方向形成与发展。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率与成本的相关性分析 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合框架结构及配套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制造和装配的设计让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日益凸显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