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BIM学院 >

“包工头”如何理解“智慧建造”

“包工头”如何理解“智慧建造”

打印 0条评论来源:万能的包工头

在2008年,我就开始关注“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的装配式建筑,希望推动建筑业向工业2.0迈进。谁知时代发展的太快,自2015年始,科技+互联网的狂轰乱炸,让我意识到,以“智慧建造”为代表的工业4.0离我们不远了。


如果说工业2.0是把墙、板、柱放在工厂制造,再运输到现场组装成建筑。那么,智慧建造就是把这个过程接到“云”上,让机器收集数据,在数据上叠加智能,数据和智能驱动建造规则,用规则来驱动人和机器,一起为建筑业服务。


1 用包工头的视角理解“云”


“云”包括IaaS、PaaS、SaaS三层,服务深度也不同……。等一下,包工头有点儿土,根本听不懂什么是“云”。那么好,我用小明盖房子这件事打个比方:


小明想 “拥有一栋合心意的房子”。那么,云的第一层(IaaS)服务就是提供各种样式的“砖”,小明拿到砖后就可以请包工头来盖房子;有一天,小明突然觉得用“砖”盖房子速度太慢,于是找了间工厂,把墙、楼梯、楼板都做成预制构件,只要运到现场让包工头组装好就是一栋房子。这个提供预制件的服务就是云的第二层(PaaS);云的第三层(SaaS)更直接,小明不用找工厂也不需要雇佣包工头,SaaS直接给你一栋能住的房子。


用建筑师的视角理解“云”的三个层次


同时,SaaS为小明提供的房子,有可能是毛坯,也有可能是精装,更有可能根据小明的需要,自助变换户型、自助选择各种各样的装饰模块形成不同的风格。


用建筑师的视角理解SaaS


好的,如果各位觉得盖房子的比喻太复杂,那么试想另一个生活场景:


如果小明最终的目的是想用“饿了么App”点个外卖,那么他得先买个苹果手机,同时手机上要有苹果系统支持下载“饿了么App”。这个“饿了么App”就是SaaS(应用),苹果系统就是PaaS(平台),苹果手机就是IaaS(硬件)。如果小明不想买手机,他可以向包工头租个手机,每次要用的时候就喊一声,这个租的服务就是“云服务”,后来李雷和韩梅梅听了小明的事情之后也不买手机了,都跑到包工头这来租,那么包工头就成了最大的云服务商。


2 智慧建造的底层逻辑


如果想用好“云”,就要搞清楚智慧建造(建筑+互联网)的底层逻辑。


回顾历史,历次工业革命都是“机器代替人”的过程,我们要弄清楚人适合干什么,机器适合干什么,这样才能用好“智慧建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服务。


第一步,人、机器都适合干什么?


以人为主的管理体系里,人一般做两件事情,即,收集信息和决策执行。


对于收集信息来说,人具有片面性,各专业只看到自己专业的那点儿事儿。汇总到决策层时,发现是都是信息碎片;同时,基层的人能力不足,收集的一手信息会存在误判。


对于决策执行来说,管理层擅长根据完整的信息进行决策,但是如果让他每天做重复的事情也会因为情绪或其他原因出错。


可见,人不太适合收集和统计信息,也不太适合做重复性的工作,那么这些都交给机器好了。


第二步,物联网收集数据


以Iot(物联网)为依托,建立一个新的收集信息的渠道。完全基于计算机,干收集信息的事情,越机械越好,越客观越好。


第三步,叠加智能


1)替代管理者长期重复性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干重复性的工作最容易不稳定,比方说包工头需要每天“盯着”大家干活。在心情好时,“盯”得精力集中,事情就会进展顺利,但包工头家里如果有点儿事儿,“盯”得不集中,项目推进就可能不好了。


利用CNN神经元学习网络,让机器去学习,替代“盯着”的工作,一旦出现与正常运行不一致时,管理者才介入解决。


2)帮管理者把技术问题转化为管理问题


汇总到高层管理者那里的问题,一般都是以一个技术问题包着的管理问题。高层管理者可能不是技术专家,但他一定是管理专家,如果你暴露的是管理问题,他马上就行解决,但是如果是个技术专业问题,他就无从下手了。


举个例子,包工头告诉小明老总,你们工地盖楼一般工期是300天,小明可能没概念,如果你再告诉他说隔壁老王的工地是250天,他可能开始有点感觉了,如果你再告诉小明他的上一任小张管项目时的工期是230天,他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利用CI(建造智能系统)初步数据的筛选与加工,把到达高层管理者的专业问题变成一个管理问题,就是“叠加智能“该做的事情。


第四步,工单系统


打个比方,包工头以前盖房子都要跑到工地指挥,每天早上都要安排工长老王安全巡检,中午的时候让韩梅梅开塔吊把李雷开车送来的100块砖吊到5层,让小张去砌,晚上包工头要整理项目进度与计划,用于给小明总的早请示晚汇报……。


那么到了现在,老王、小张、李雷和韩梅梅每天早上会收到一个工单列表,里边可能有二十几个又机器事先设计好的工单。老王拿着手持设备到每个安全巡查点打卡,一个都落不下;韩梅梅和小张总是知道李雷什么时候把砖送到,安排好休息的时间。工人们像外卖小哥一样接单、完成、下班,包工头负责解决临时突发问题,老总小明坐在电脑前高兴的刷着朋友圈……。


智慧建造的底层逻辑,就是把建造过程接到“云”上,让机器收集数据,在数据上叠加智能,数据和智能驱动建造规则,用规则来驱动人和机器,一起为建筑业服务。


智慧建造的底层逻辑


3 智慧建造的商业模式与技术壁垒


“总包模式”与“航母模式”


目前,智慧建造有两种可行的商业模式:


“总包模式”,适合以工程为主的开发公司承担大头大哥的角色,大哥提供“敲门”的服务,向政府和开发商要项目,再分包给供应商执行。这种模式适合短期变现赚快钱。


“航母模式”,适合具有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为平台上的供应商搭建适合建筑行业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赖以生长的生态,像航母一样为飞机起飞降落、加油、保养、餐饮等服务。这种模式适合长期可持续的生态变现。


两种商业模式


技术壁垒就是让计算机读懂建筑


作为有那么一丢丢互联网思维的包工头,认为智慧建筑的技术壁垒,就是让供应商觉得“航母”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基础服务。那么什么基础服务最有价值,又是战略的交叉点,只要占领了这个要塞,所有人都要围着你做呢?。


答案就是“让计算机读懂建筑”。


让计算机读懂建筑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行业里流行的BIM大多都是都假BIM,到实施环节计算机根本读不懂,进而导致了“无法在数据上叠加智能的形成工单的能力”。包工头敢说,哪个平台率先完成了“让计算机读懂建筑”,哪个平台就会成为未来智慧建造领域的寡头。就像当年苹果App Store生态一样,成就了众多App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因为航母的服务让飞机“长”在了生态里,实现了共赢。


4 互联网来跨界打劫了


建筑行业在变着法的+互联网的同时,互联网巨头也在筹备着大事:


阿里智慧建筑事业部,希望用楼体运营经验+阿里技术,解决阿里自己盖房子的问题,同时全力推动2B的智慧建造总包业务。


腾讯S线开发的微瓴平台,于去年年底正式应用于深圳总部滨海大楼服务,以此为依托,腾讯云将整合智慧建造供应商,贴合真实使用场景,发展2B整体解决方案的总包业务。


腾讯微瓴智慧楼宇管理平台


有人说:“在未来‘人工智能’是新的生产力,‘区块链’是新的生产关系。”互联网真的来打劫了,传统的包工头们,可能要问一下自己,大家都准备好了么?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江东发展大厦项目BIM应用案例赏析 你建的BIM模型,为什么没有用? 重点来了,看BIM如何节约施工成本!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