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智能建造 - 大咖专访 >

审美“灰度”及工业美学

审美“灰度”及工业美学

打印 0条评论来源:新营造(ID:gh_a9f82f85518d)

审美这个话题可能有点大,工业美学这四个字本质反映的就是“工业+人文”可以成为最好的聚合体,我们不知道它会呈现或渗透到哪里,武器、建筑、手机、家居、飞船都有可能,不是简单的视觉呈现,而是人类心理、行为、文化、哲学高度上的一种融合……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如果不简单梳理一些宏观及宏大主题,很多细节我们可能就进行不下去。


建国70周年的阅兵几乎成了国人的一个必看节目。对于老百姓而言,阅兵既是国力的阶段性展示,同时也是军事科技的一次系统解读。军事科技不仅在飞速跨越,军工产业的工业美学也有新突破,比如首度亮相的15式坦克炮塔上有只黑豹图案,装备棱角与动态图案无缝结合,显示出中国制造及工业美学融合并进的思路。还有首次亮相的东风17,锐利中充满科幻之风,也许在这些武器背后早已不是传统的一代军工人,他们不仅具备钱学森那代人的扎实理论及实践,还有世界级审美视野,一种武器的诞生,不仅从科技含量上能震慑敌方,而且要从人文审美上让人敬畏和叹服。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群众联欢晚会的几个画面所透射出的艺术审美智慧。比如,为什么“人民万岁”的烟火在天安门城楼前升腾了三次?你可以认为三次烟花是为了加深某种口号或者思想,但从大众的角度,能否理解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完全可以。这三次壮丽的烟花,让“人民万岁”上升为一种承诺及艺术表达,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另外一个细节是“新时代”三个字在快速表演呈现中,用了酷似传统印章的“阴文”设计,而不是简单的“阳文”造型。为什么?整个晚会的高潮部分,让所有群众表演者来围合、烘托出“新时代”这三个字,更能传达出“新时代”是在万千群众烘托、演绎之下才得以呈现的深刻意蕴,这种方式是否显得更加震撼?这就是审美中的“灰度”,艺术中的“灰度”,看似无言,胜却万言。


对大师梁思成的再回望


梁思成先生得以走上今天中国建筑的神坛,有个人功不可没,就是梁思成先生的第二位夫人林洙。关于这其中的恩怨或者八卦非常多,但林洙作为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崇拜者以及其身后重要文献的整理者,几乎是带着一种崇拜的、完美的、多维度的角度去整理梁思成一生的学术贡献及成就的。作为一位深爱梁思成的女性,她对梁思成的态度和对林徽因的态度是迥异的,所以看梁思成的部分著作,必须要清楚这个前提。世间本无完人,但在林洙的眼里不是如此,她几乎是把自己所有对梁思成的崇拜以及思念都糅合在她的文献整理工作中;至于对林徽因的很多回忆内容,不用过分理会或尽信,人性使然。林徽因作为一位近代文艺界及建筑界的知名女性,她穿着旗袍站在中国古建筑屋顶的旧照以及直接和当时北京市长吴晗发生冲突的一些细节,足以说明其人格及行事的伟大,这不是我们当下一篇简单的回忆文章或者流言就可以泯灭的。



梁思成对建筑工业化的论述分散在不同的文章中,尤其反映在林洙编辑的《拙匠随笔》或《大拙至美》这些通俗类书籍中。据传言说林洙在梁思成故后变着法儿出书,而出版社编辑为了KPI也算一起合谋,生生把剩菜冷饭炒成超级外卖。这只可简单听之,毕竟没有通俗类书籍的编撰,就无法获得大众对建筑大师的通俗化认知。甚至我看到一本书最末,林洙竟然把“我所惟一可以奉献给祖国的只有我的知识。所以我毫无保留地把我的全部知识献给新中国未来的主人,我的学生”这句话作为独立小篇章来压轴。也许这就是在某个会议或课堂或思想报告上梁思成随性的一句话,但被林洙捕捉到了,奉为至宝,作为一篇等同文章的语录。但是假如历史可假设,林徽因活得更久,并最终由她来整理梁思成的学术著作,我们完全可以消除林徽因临时为自己“加戏”的担忧,其人格必不允许她喧宾夺主,但也可以预见,像林洙奉为至宝的这句话,在林徽因听来,可能不见得觉得有多必要收入梁的著作,也许林徽因捕捉的视角更独特。对这对生命伴侣而言,能在近代思想大师梁启超苦心教诲下,留学归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翻山越岭、只为建筑,承受着家国衰败、破灭、重建之种种,已经把生命的轰轰烈烈当成日常。


梁思成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显然是在国外考察之后的深度思考,但同时他难以忘怀的是中国的传统。两篇不朽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落》,前一篇深沉、旷远、细腻,即使放到今天,我们依然觉得深邃浩渺、余音绵绵,这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妙诗篇,用手术刀般的精细,欣赏着传统建筑之肌理,这种对美的发现及体会是超时代的,犹如用显微镜发现了生命的基因体。当新中国在破旧立新的新思潮、新建设中希望一切推倒重来之际,梁思成对美的解读,绝对融汇中西,这是一种深沉之爱。而后一篇显然是考察苏联及东欧国家之后一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考,社会主义国家在战后都面临快速建设的重任、百废待兴的难题、改善居住的需求。但梁思成显然在那个时代,就已经超时代地提出“三化”以及模块化单元及房屋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谓的五化更多是从产业升级角度,而梁思成模块化单元及房屋的概念完全就是从需求端角度、从产品端角度、以人为本的角度。梁思成所提出的这些愿景及构想,可以说在我们东邻日本做到了最好的发挥,虽然从我们当代人视角看,日本人比较“轴”,对居住的个性需求不强烈,框架结构+外挂+标准化就能让日本人把房屋玩出工业化、多元化的境界,特别是一户建模式。日本人的感恩,恐怕不是讨论要不要给梁思成在京都或奈良立个雕像的问题,而是把梁思成的建筑美学及建筑工业化思想和自己的现实比照一下,重新发现梁思成的问题。


梁思成对于中国建筑工业化的愿景,也陷入了“既要……又要……”的表达困境中。但是很显然,嫁接中国传统人文,在建筑艺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等方面的融合上,他反对当时出现的一股工业对人性一味压制的现象,比如千篇一律的规划及建设,导致很多房子造得“孩子们找不到家”,这种对人性的异化,任何建筑师恐怕都很难容忍。因为这是和平时期的建筑和城市,不是战时的军营和工棚,梁思成早就参透了城市和建筑必须考虑技术与艺术、高质量建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深刻洞见。


对乔布斯的回望


苹果电脑到苹果手机我们知道是一个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跨越。苹果电脑诞生于车库,当时计算机太昂贵,要使用公共计算机需要排长队。苹果电脑的原型就是在车库攒出来的,但可能因为研发及定位不清,导致太过昂贵,最终因为经营不善等各种因素,乔布斯被迫辞职,相当于被赶出董事会,一个创始人被董事会赶走,这是多大的耻辱。但离开苹果之后的乔布斯创立了动画公司,就是后来出品《玩具总动员》那家,一时风光无两。最终,乔布斯又回归苹果。一回去,他就发现原来的苹果产品完全没有任何工业美学。于是IMAC横空出世,成为全世界平面设计师的装叉神器。



让工业美学发挥到极致的是iphone的诞生,那场影响深远的发布会至今看来依然激动人心,“苹果重新定义了电话”。但其实那场发布会之前,险象环生,BUG不断,而且内部有两个竞争团队在左右“互博”,有点类似微信的传奇诞生一样。最终乔布斯做出正确选择,简单是比复杂更难的事情。发布会上的各类演示对各种BUG都做了精心规避。“工业美学+极简主义”让简单成为一种哲学,大家在这个智能终端上听音乐、拍照片、看地图、订咖啡等等,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各类生活场景。这是乔布斯在工业美学+移动时代+时尚潮品完美结合的一次“重生”。包括后来出现的ipad,早在半世纪前的科幻电影中就已诞生,但是乔布斯把科幻带进了现实。


回望乔布斯,得出一个启示,以工业美学贯穿的、越是跨界融合的试验品,越可能成为惊艳之作。正是因为艺术家、音乐家、技术人员等等跨界融合才成就了普惠大众的科幻式消费品。


我们需要工业美学对建筑工业化的内生推力


人文审美或艺术一直是工业升级的“灰度”存在,正因为存在“灰度”及包容才孕育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个人理解的建筑工业化,一定不能是让建筑师、建筑艺术走向消亡的工业化。把建筑简单地摁在生产线上摩擦,不讲审美、忽视系统、刻意踩碎,这种工业化本身就与城市规划、建筑功能、建筑艺术相融合的发展规律相违背,这是梁思成时代就已面临的困惑,而且现在回望那个时代,那是一个稀缺经济时代,是一穷二白、百业待兴的时代。稀缺经济是因为工业不健全、资源缺口大、外部环境孤立。在封锁成为常态的年代,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而非“好不好”的问题。当时我们对于工业化的理解及愿景也非常粗浅,比如当时相像的一个场景就是从天安门城楼上望下去,到处都是工厂烟囱。我们当时不存在审美的“灰度”,更多的是在夹缝中求生存,难言审美和选择。


甚至直到今天,老一代的长辈依然保持着稀缺时代所残留下来的传统,比如离开房间就随手关灯;吃东西总先吃剩下的,新做的吃不完剩下了留着下次再吃,永远先吃剩下的、最差的,把最好的留到最后……我们当然要尊重这个习惯的正向价值,但也必须正视时代给人留下的深深印记,很难让人从时代的行为模式中跳脱出来。


我们在稀缺环境下对人的需求、行为模式、资源配置、工业配套等所下的定义还能否适应今天物质已极大丰富、中国已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工业审美”几乎是从无到有,而过去其并没有作为一种力量来促使我们持续积累、持续关照人,基本都是沿用稀缺时代的标准惯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重新总结,这是我们拥抱全球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坎,对中国建筑产业而言更是如此。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已开始觉醒。


我们以人为本的口号能否真正践行?能,我们将健康地走下去,用大数据的重新梳理来回应时代需求、回归以人为本;如果不能,对不起,时代不会迁就我们,工业+美学、科技+人文,这不是什么普世价值,而是工业崛起过程中磅礴的力量。我们暂时做不出奢侈品品牌可以原谅,但如果我们在工业化体系如此齐全的国度里,依然忽视工业审美或工业设计对实体产业链、各类需求端的整合力量,那还真有点对不住曾经的传统。因为即使在前工业时代,我们的“瓷器”就是人文审美浓郁的奢侈品代名词,虽然是手工,但绝对是标准化产品、行销全世界。


回想在经济紧缺时代,大家嗷嗷待哺等着改善居住条件,多快好省地大干特干,学苏联老大哥,那没有问题,时代使然。但如果进入物质丰富或产品过剩时代,具备规模市场之后,如果还无视工业美学与科技创新对各类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那么传统的“多、快、省”思维,并不必然带来“好”,有可能带来“滥”。必须重新定义“好”,必须重新用“好”来引领产业的转型升级。“多、快、省”中的任何一个字,目的都是以“好”为前提,随后再去考虑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等问题。“多”就是规模化、标准化,这个容易实现;“快”就是工业化、高效化,这个需要跨学科融合;“省”就是省人工、省材料、省能耗。这些都是精细化要求,标准更高,不能一刀切,就好比抓环保搞成一刀切,猪肉飙涨。


这肯定牵涉到两个层面的事情,一个层面肯定是阻碍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因素,这是本质和核心问题。第二个层面肯定是阻碍产品品质实现的产品链现状及科技水平。我们的建筑工业化当前几乎在两个层面都面临巨大的革新空间。


说到产品,也许对“好建筑”的理解能延伸出许多内涵,但成本因各种体制因素很难降低,因为产品毕竟是讲利润空间、讲市场规模的,建筑产业不够集聚、市场割裂,没有为好产品的呈现创造出非常有利的环境;说到体制,那么市场上致力于建筑艺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等等)的各种力量就需要平衡、建立生态,而不能僵化地把建筑工业化理解成建筑拆分、构件生产、现场装配,如果工业美学无法赋能建筑,那和梁思成那个时代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梁思成的产业疑惑能否从本质上解决?这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借助“工业美学”的逻辑、科技赋能+人文艺术的工业演进规律,对建筑产业链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从需求到供给,大刀阔斧、以人为峰。供给侧改革,一定是基于大众高素质需求、标准化妥协的供给侧改革,但不是砍削需求本身、忽视工业美学与产业科技相互融合的改革。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任旭:加快智能建造 引领行业变革 吴传炎:智能建造发展呼唤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搭建 牛建刚:搭建交流平台探索智能建造艺术性表达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