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BIM学院 >

夯实基础 迎接“BIM2.0”时代到来

夯实基础 迎接“BIM2.0”时代到来

打印 0条评论来源:施工技术

随着BIM技术的逐渐普及,国内施工企业在BIM技术上的投入逐渐加大,对施工企业而言,BIM不仅是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平台,而且是企业实现突破、成功转型的契机和希望。然而,事实上,许多企业只是片面重视BIM的拓展运用,忽略了“基础能力”建设,造成“模型只能看看,不能指导施工”的现象,什么是施工企业BIM的“基础能力”?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委员于晓明给出了明确答案。



近年来,施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残酷的价格比拼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逐年压缩。面对外部市场竞争以及内部规模扩张、资金运作、经济效益等多重压力,施工企业亟待寻求突破,通过转型找到自身的生存及发展空间。BIM作为一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平台,是贯穿技术与管理的新事物,它的出现为施工行业走出发展困局带来了希望。


随着BIM技术的逐渐普及,国内施工企业在BIM技术上的投入逐渐加大,实现BIM技术与国际接轨,提升BIM核心价值,将企业BIM推进到“2.0时代”的意愿呼之欲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企业片面重视BIM的拓展运用,忽略了“基础能力”的建设,造成“模型只能看看,不能指导施工”的现象。什么是施工企业BIM的“基础能力”?我认为,1.0时代的BIM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企业能否做到准确及时地提供模型和能否实现基于模型的有效沟通。


BIM模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首先,什么是准确的模型?所有项目相关人员都能从中拿到各自所需的建筑模型信息,同时又能将相应的实际工程信息反馈到模型中的BIM模型才是一个正确的BIM模型。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模型的正确性更是体现在BIM模型与实际施工的一致性,许多模型中常常出现数据错误,模型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或是设计修改之后没有更新模型等情况,这样的模型对于实际施工起不到应有的帮助,而使用这样不正确的BIM模型进行例如碰撞检测和预制加工等扩展应用,其最后得出的数据、结果也必然不正确。在我参加或者参评过的一些BIM设计大赛中,很多企业送选的BIM项目应用案例也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一些企业把BIM功能展示的面面俱到,追求应用点的数量,但却忽略了BIM模型的准确性这一关键,造成BIM应用展示性大于实际操作性,失去了BIM原有的意义。另外,有些团队在创建BIM模型时缺乏建模的目的性思考,存在“过度BIM”现象。所谓“过度BIM”,就是业主及施工企业一味追求BIM模型的完整性,过分追求模型的外观与精细度,但却忽略了模型的层次、深度必须以实际需要为原则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模型包含的内容越多、越复杂、越好看,BIM的水平就越高。如此一来,不但给施工企业BIM运营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成本和资源消耗,也无法保证建模的速度与质量,更有可能导致与现场施工进度的脱轨,难以发挥BIM辅助施工的作用与优势,所以对于具体项目来说,“过度BIM”也是BIM模型不准确的一种表现。


想做出正确的BIM模型,除消除以上认识的误区外,最重要的就是施工企业要制定自己的BIM实施标准,应根据不同建筑项目在不同阶段对BIM模型应用的需求及用途,明确该模型所需的建模深度。通过不同详细程度表达的等级划分及定义,确定BIM模型的阶段成果。企业制定BIM建模标准,才能使模型达到合理的使用性能,同时也能合理控制建模成本。


第二,提供BIM模型的及时性。许多施工企业在项目中实际应用BIM技术时往往会发生BIM模型制作不及时的情况,项目结束了模型还没完成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大多都是企业制作BIM模型较为被动,或是BIM团队不成熟及BIM硬件平台没有搭建好。


一些施工企业在发展BIM技术的道路上是“被BIM”的,由于项目投标需要或是重大项目在BIM技术上的“刚性需求”而被动地制作BIM模型,有些只在形式上采用BIM技术,实际制作BIM模型进度拖后,跟不上工程进度,甚至有时直到项目将近完工,BIM模型才被“补”出来,最后并没有发挥BIM模型应有的价值,变成“为了BIM而BIM”的局面。这需要施工企业从根本意识上正视BIM带来的价值,摆脱认识上的误区,才能使BIM成为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桥梁。一些施工企业虽然意识到了BIM模型的价值,但BIM团队发展较晚,BIM技术人员不够,或经验不足,功能职位设置不合理等,造成团队“战斗力”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应先建立基于BIM应用的企业组织架构,设置BIM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开展BIM团队建设,加强BIM人才的培养。最后,要搭建BIM运行的平台,为BIM运用提供硬件支撑。做到了以上三点, BIM模型制作不及时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BIM的有效沟通与协调

能否利用BIM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是1.0时代BIM另一主要特征。BIM当中的“I”指的是“Information”,即信息,信息就是用来沟通和交流的,这当中不仅有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的设计师之间的沟通,对施工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设计师与现场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年轻的BIM工程师们由于缺少现场施工和管理经验,往往无法很好地利用模型与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各讲各的故事,造成设计与施工脱节。同时一些施工企业,最初研究BIM,一般都是采用科研立项的方法,经过一至两年的技术攻关,最终顺利获得研究成果,某段时间内技术甚至还处于领先,但最后却没有把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没有把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建设当中去。因此,唯有掌握基于BIM的沟通技巧,才能真正实现利用BIM模型来指导现场施工。


唯有先达到BIM模型的准确性、及时性的要求,让BIM模型真正成为项目中沟通协调的工具,企业BIM发展的“基础能力”才能坚实起来。而我们所说的BIM2.0,是企业的BIM应用从可视化向综合运用的一个跨越,这是BIM从一个设计工具,升级为管理工具的一大进步,是实现BIM价值的有效手段。


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与领导层的决策是分不开的,BIM是施工企业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决策层领导对于这点要有明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肯定BIM在企业技术再造上所产生的效果以及在管理流程再造上发挥的作用,这才是施工企业推进BIM发展的前提和方向。


此外,还需特别强调BIM的宣传推广,这里主要指企业内部的BIM宣传。BIM的学习推广,对施工企业而言,应该是全面铺开的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专业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对决策层领导、关键岗位、现场班组长、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的宣传与培训,让大家都能接受BIM这个新事物并运用它。学习BIM并不难,难的是让有经验的人学习BIM。只有企业自上而下对BIM达成共识,使用的人和环节越多,BIM的价值才能有效体现,BIM的推进才更有动力。  

 

唯有夯实基础,才能在向BIM2.0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可以确信的是,BIM是未来施工企业提升技术实力、加强过程管理的有效工具,只有在企业内部给予正确的定位和高度的重视、持续的推广,才能让BIM在企业内“茁壮成长”,才能使其成为推进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一把利器。



住宅产业化民间智库群:147874495

工业化建筑设计师群:138517101

工业化建筑学生群:199516367


延伸阅读:

清华大学光华路校区大楼项目BIM技术应用 BIM在建设项目中四大应用模式须知 综合分析BIM在运用与推广中的障碍问题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