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工业化精装修 >

和能人居赵盛源:内装工业化的品质居住赋能之路

和能人居赵盛源:内装工业化的品质居住赋能之路

打印 0条评论来源:中房协内装委


随着装配式政策的驱动以及要求全装修的比例逐渐提高,从全国和总量都是逐步向好的趋势发展。尤其是地产项目和保障房项目,虽然有轻重缓急,全方位和使用的步调不一致,但是整体装配式建筑的量是有明显变化的。各地政府基本从2020到2025年都有明确的指标,北京地区35%的新建建筑有装配式要求,2035年各地基本上要达到100%,其中全装修的比例是硬性指标。像京津冀地区还有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全装修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整个建筑行业面对工业化内装迎来不小的风口。房企、部品企业、建设单位接触装配式装修之后,确实是有一些压分过线或者比较低线的只求装配率的情况出现,降低了我们技术的要求。但从整个行业来说,还有其他的趋势。首先是整装体系为代表的第一批比较完整的、有工业化思维的产品体系,在新的一轮的房企大规模应用当中,会面临结合传统饰面的要求。因为传统装修饰面代表了一种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饰面的要求在这段时期内或者过一段时期内变成一个所谓的刚需。第二个趋势是局部装配产品和局部装修的搭配,因为大家看到刚才那个表格里面,有评分值,还有评分过后各种各样的分值搭配和技术配套,不同的装配式的要求搭配不同的装配式产品,以及在全装修要求下的局部产品装修,也会形成一种常态。结合与搭配要求是不一样的,结合的技术问题会更多一些,搭配来说更多的是工程界面,还有对于房企来说的成本控制和商务要素上的把控更多一些。


对内装部品企业来说,除了以技术为牵头的工作,还要认真回应甲方的需求,甲方提出传统的饰面的表达方式是不能扭转的。全装修里面采用全屋装配式装修,会有一些挑战我们现在房企的营销的工作步骤和习惯。我们要如何影响购房者的购房理念,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00后参与主导自己的居住环境建设和购房,他们不再像传统的70后以前的购房者,需要在自己的居住环境内有一片施展自己的决策,甚至要装修的强烈的欲望,实际上更多的消费者寻求的就是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稳定的平衡点,他们对绿色、健康、低成本的运维反而是更关注的。



行业人士从装配式看工业化,看这一轮的建筑升级改造,都是发自内心的欢迎和认可的,往往是在房企营销中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房企部门给出了担忧、给出了消费者疑惑,这一票其实就把很多的技术以及我们做的很多努力都给平衡掉了,因为营销话术是一门学问。实际上营销团队可以有更多手段和更多动作来组织或者宣传这一轮的装配式或者内装工业化的升级改造到底有哪些价值,这也是解决我们行业大生死的问题。所以行业内的问题,实际上也是需要大家更多思考的。所以不光是给行业内所有的人,尤其是对房企的老总们或者营销总们,如何让购房者理解、了解,而且快速的接受,把我们真正的价值能够传递出去,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挑战。


内装工业化的核心优势,带给这个行业、带给业主、开发商是“两升一降”,逻辑上才说得通,首先是提升建造过程效率,同时要提升最终交付的建筑产品质量,这两个肯定是要提升的。同时要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这三个维度的数据,在每个阶段里都有不同。围绕着两升一降是所有用户和所有建筑单位都关心的,



我们对内装工业化的优势就是我们有一个“一体三核”的理论,围绕着高效、可控、低成本的交付或者运营。有三个方面的要素,首先有精细化设计,精细化设计在各种理论基础或者各个场合都很重要,比如一体化设计、精细化设计、协同设计等等,都是要把设计的广度和深度提上来。第二是精益化制造,我们的建筑领域尤其是装修领域,其实和生产制造是比较脱节的,可以和工程相衔接,精益化制造不仅是用工业化思维,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但是有一些底层的赛道和底层的逻辑需要注意。第三是精准化供应,这个往往会被大家忽视,组织人力资源、组织资金资源、组织材料资源进行现场工程,这里面也是有科学、有数据、有提升空间的,当然这个模式是要有前面的精细化设计和精益化制造支撑的。有这三方面前面的“两升一降”才能实现。



因为工业化的基础是要有规模,精细化设计打破这个资源壁,降低沟通成本。我们围绕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工程布局。大家都知道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在大设计里面,BIM一直走不通,数据的传递不通畅,阻碍了技术逻辑,因为每一个层级的数据包都有特殊意义,尤其是商业价值的意义。在知识产权没办法明晰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从下而上逐级的信息贯通,这也确实是一个难题,不是技术和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大的商业问题。但是在局部的小的闭环内,是有可能的,比如在精装修领域里面,在一个固定的闭环内,在可控的链条和商业逻辑里,它的数据是可以满足材料到加工到工厂到大设计,这样一个小闭环,所以从自己的动力和基础条件,我们也加紧研制出了我们自己的BIM体系,用于我们的系统产品和生产制造能够无缝对接的BIM软件。在装配式装修部品内部,我们实现这样BIM软件的贯通和快速出图、指导加工的目标。首先这个前提是依赖于我们在这个体系内,就装修层面来说,其实是产业链的下游或者末端,但实际上它有一个足够大、足够复杂、有足够多的深度、广度,在这个领域内的BIM信息应用反而是不像之前那样漫长和艰难。


智能制造体系,这套系统我们做了很多年的研发,作为旗舰型的工程,我们达到每年12万套大概1000万平米的产能供应,而且新产线可以做到真正的柔性生产,我们的饰面材料,包括非模块的定制加工,包括个性化需求,我们在这套产线上可以降低模具损耗、人工干预或者人工调教等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去掉。有了这样的制造行业,我们才能从只是简简单单的工程领域进入到设计、建造领域。



再就是供应,也是有升级的可能性,空间反而更大。以往的建筑施工管理依赖于人、依赖于经验。毕竟这是一个由人交付的工作,在7万套住宅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把“三体一核”也欢迎各方面行业同仁和优秀的企业来一起推动,我们有优秀项目经验的班底,也有很好的项目管理软件,我们把我们的生命逻辑逐步细化到每一个合作伙伴的交接界面当中去,我们的培训也都是为精细化供应打基础。


供应稳定还有一方面就是材料与工艺优势。我们严格遵守可拆卸、管线分离的工艺原则,我们确保了在以后的可变性上和现场操作便捷性上有了保证。



最后是运维优势。我认为运维的作用会越来越放大,随着建筑功能的回归,运维空间损耗的资源问题,现在国家提出建筑垃圾的问题,确实对运维当中的优势就更明显。有了数据,有了体系化、平台化的管理,这就是建筑成品、就是工业化制品,它的运维可以有更多的梳理,包括数据可以更多的再利用,对社会资源的节省、对于人力资源的节省,都是有极大的保证。基于这么多年的项目的运维和管理经验来说,我们总结了一套完整的维护维修的措施与保证,很多时候我们要出具运维数据,尤其是物业公司也会关注这个问题,尤其是自有物业,尤其是一些做上市的物业来说很关注这个事情。但是有很多装配式的装修能够提升的部分,这些数据很直观,我们的优势其实还有更多,就是在以后对于各种小业主来说,进行装配式装修改造的过程中,如何采用装配式的装修,如果用管线分离,就是新型的装配式施工。


我们一开始就考虑到复合石材和瓷砖的做法,但是我们经过论证之后发现,瓷砖还是一种高耗能的建筑材料,我们不是说瓷砖不好,只是铺的过程中带来一些环境和资源不对等,还是有一定的制约性。而且装配式工艺的方式,还是湿作业居多,比较稳定可靠的瓷砖的安装方式还是铺贴为主,和装配式的本质的要求,易更换、易检修,有一定的冲突。所以我们选用人造的以板式加工材料为主。其实复合传统面层的工艺早就有,我们也做了很多这种革新,包括跟几个大的房企研发,在2015、2016年的时候我们在实验室就紧锣密鼓出了很多方法,在建研中心做了一个大的样板间,这是一个课题。最后的结果是,这是一个退的问题,如果退到了饰面妥协的话,就是有空鼓感,饰面感触是不一样的,不符合习惯。第二是对墙面加工的要求,就是空鼓感、变形等等,变形的话我们有很多种加固措施,甚至是抵消措施。空鼓感是一个装配式很大的问题,就像你买汽车,买一个超跑,就不可能要求配重很低。尤其欧美和日本,装配式建筑这种加工体系是非常常见的,饰面问题可以是过度期间的解决办法,不管是粘贴还是有机制品的结合,还是再连接,都是可以做。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过渡期的措施,未来是消费者真正认可整体的居住感受和体验之后,他应该不会拘泥于非标准瓷砖,我们会提供更逼真、更丰富的用材,以及比瓷砖的机理更细腻的材料,让消费者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新的魅力,能够去抵消对于原来的饰面的依赖。


真正的产链结合是能够把一体三核的各个方面能够集成的,才能够全体系、全链条的推动这个事。



(责任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从建造到制造——装配化内装与装配式建筑协调发展的思考 装配式装修如何助力住宅项目完成“高标准”满分答卷 装配式装修模式在大型医院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