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工业化精装修 >

装配式内装系列的产业逻辑是什么?

装配式内装系列的产业逻辑是什么?

打印 0条评论来源:装饰工业化草根研究

一、技术红利弥补劳动力红利的衰退



2007年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2岁,2017年为43.1岁。当前现场施工主要由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构成,90%为男性。20-35岁的人主要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厂加工。其中女性占比在40-60%不等。


建筑行业属重体力劳动行业,现浇式建筑需要大量使用人工,工作环境差、危险性高。如果按照现有方式运行下去,不出10年即便劳动力人口不出现断崖式下跌,劳动效率也会大幅下滑。


过去产业进步主要是通过材料的进步,而这次必须通过技术革命来解决劳动力红利衰退的困境。


二、装配式内装或先行



剪力墙结构:垂直受力,适合建高层,抗震,中国大部分都是这种结构。


框架结构:以梁、柱协同受力,不适合高层建筑,日本以这种结构为主。


装配式建筑分为: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PS),木结构。


钢结构(PS)(占30%)一般用在公共建筑,住宅领域刚处于试点阶段。钢结构的材料熔点、高层建筑的舒适度(摇晃)、后期防腐蚀维护等因素导致其在住宅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


PC预制是当前主流(占70%),但是构件连接节点“钢筋套筒”的方式因操作工人技术水平难以统一,且套筒质量连接难以检测,而逐渐被认为是不安全的方式;应对该问题所替代的方式为“内浇外挂”,但“内浇外挂”却造成装配化率较低的问题,且PC构件强度检测困难。


PC预制件无法做到成规模、成体系的科学分拆,因为几乎每个项目都要重新设计分拆部件。而内装则可以做到成体系的部分科学分拆,进而标准化、规模化。


装修是建筑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既可以向上延伸,完善建筑设计一体化,又可以从用户体验出发,多快好省的实现装修效果,并建立可追溯的产业体系。


三、装配式技术对内装是一种革命



2012-2015年的互联网+,已经宣告失败,因为它无法解决材料分散、工种分散、管理半径的难题。


装修从手工时代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

建筑装配化(产业化)的核心=>生产工业化;

生产工业化的关键=>设计标准化;

设计标准化的关键=>预制构件的科学拆分;

部件的科学拆分决定了建筑的功能、平立面、结构受力状况、预制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工程造价。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装配化:

BIM、BOM、PLM、MES、ERP等软件:从三维测量、设计、深化设计、智能生产、安装、售后维护,全程信息化,用标准化来保证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工种的统一,减少对专业技工的需求,降低了管理的难度;

材料尽可能的统一,也能提高装配的效率,保证利润。


四、传统装修VS装配式装修



装配式装修的回款流程:


预付款10%=>项目进场20%=>吊顶到货并开始安装40%=>最后一批到货60%=>全部安装完成85%=>集中交付业主90%=>确认完成结算97%=>质保到期100%。

传统:项目完工回款60-70%,需垫资。


项目金额分配:

传统装修:材料(50-60%),人工(30-35%),费用+利润;

装配式:材料(70%),人工(15-20%),费用+利润。


施工周期:

传统装修:设计1-2周,施工90天左右;

装配式:设计时间较长,生产30天以内,安装7-15天。


环保:

传统装修:油漆、涂料、板材用量大,甲醛风险;

湿法作业:存在噪音、粉尘的问题,威胁工人健康;

装配式:无甲醛材料(硅酸钙板、高分子板),高分子板可回收再利用;

干法作业:噪音、粉尘的问题接触,施工简单。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从建造到制造——装配化内装与装配式建筑协调发展的思考 装配式装修如何助力住宅项目完成“高标准”满分答卷 装配式装修模式在大型医院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