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BIM学院 >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应用的思考与实践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应用的思考与实践

打印 0条评论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id:cadg_cn)

2020年10月14日,疫情后的第二场读书会暨建筑三院沙龙“叁習堂”第三十期,邀请到泛华集团数字科技研究院的院长郭威、总经理张治国以及技术总监魏金利,就BIM技术在建造运维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作为中国院读书会系列的第24场,本次活动由建筑三院郑世伟院长主持。泛华集团数字科技研究院郭威院长首先介绍了多年来在BIM应用上的发展与成果。他指出,以BIM为抓手,团队在北京大兴机场、丰台火车站、北京环球影城、昆明中铁大厦等项目中如何实现项目的提质增效。以雄安十万亩兼用林项目为例,从设计阶段应用BIM,研发园林设计程序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出具施工图纸和模型;在施工阶段,通过施工APP、施工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为现场提供数字化管理的工具。通过展示雄安党工管委会办公楼项目的VR,来说明BIM技术在工程建造的可视化应用。随着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的不断推广,BIM逐渐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必备手段,以此来实现工程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




泛华集团数字科技研究院技术总监魏金利分析苏州龙湖地产项目中BIM管线综合和精装修设计的应用,以小见大,说明BIM近年来发展的路径、困境与趋势。他认为BIM应用的初衷在于解决设计和施工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现阶段,设计过程较为粗放,由于工期的紧迫性,设计内部的协调问题大大延后至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设计调整反复。一方面在于CAD二维表达的自身特点,另一方面在于建造生产链条上的管理粗放。因此现阶段BIM作为两者的中介,根据设计图纸翻模,为设计解决专业协调问题,给施工出具精细化施工图纸。将设计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增加了现有设计的周期,为设计工作带来挑战。


魏金利在BIM发展的趋势中指出:随着对“BIM概念”的不断深化,BIM技术逐渐转换成了BIM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市场不再局限于专业间的碰撞核查,拓展了BIM的理解。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逐渐开始从图纸翻模转向三维模型出图,正向设计愈发成为主流方向。设计将会承担更精细化的成果,将建造问题前置,在设计模型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建造效率。



泛华集团数字科技研究院张治国总经理站在建筑项目运营的角度阐释了BIM技术发展的边界。他指出,当工程项目数字化成果移交后,需要为建筑运营维护提供基础的资料。以北京保障房项目的运营管理为例,如何实现业主对分散各地的保障房进行集中化管理,提高每一块保障房群的管理效率成为了运营管理的关键所在。将BIM模型轻量化内置在运营平台上,链接BIM模型与建筑内部的传感器,信息的及时传递,将小区、建筑的各项管理指标反馈在运营平台上。


京东、小米等大型企业对运维的要求逐渐智能化,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对数字化运维的需求愈发扩大。运维的数字化转型与BIM技术紧密联合,在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城市管理等多个角度上一起发力,推动建筑业产业链数据信息的顺畅无阻。



最后,中国院第三建筑设计研究院聂兆征所长针对模型数据的传递性提出问题: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对模型应用需求不一样,各阶段之间模型不能有效利用, 可能需要反复的建模。如何提高模型利用价值是设计方目前的困惑。魏金利认为,几年前,BIM应用还处于各阶段内部之间,没有有效的合作机制,设计、施工、运维不能有效沟通,因此各阶段模型利用率低。随着近年来业主、设计院、施工单位、运营单位的发力,在BIM应用的需求上不断拓展,各阶段的应用边界不断融合,模型信息利用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苏州市颁发首张BIM审查合格书 应用国产BIM打造“数字建筑”新标杆 BIM如何应用于装配式建筑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