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智能建造 - 最新资讯 >

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在面临深度洗牌

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在面临深度洗牌

打印 0条评论来源:轻钢自建房

2021年以来,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契机。据住建部通报的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 6.3 亿平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以钢结构为主要形式的装配式建筑产业,正在以“飞速”发展的姿态,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建筑产业结构。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创新型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模式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过去数十年,现浇混凝土式的建筑模式受益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广泛发展。但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攀升,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将难以为继。


不断弱化和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将加速传统建筑业向建筑工业化升级。建筑工业化,生产加工高度机械化,运输施工统筹化,将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人力成本,相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现浇式建筑模式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依托科技创新提升实力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将更具竞争和发展优势。


装配式建筑产业格局已形成 钢结构或将成为整个行业主流


目前我国已形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份额最大,钢结构次之的格局。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钢结构有望持续增长,或将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流。


从成熟发达国家的产业路径来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是被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装配式建造模式。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因为我国有着良好的钢铁和混凝土工业基础,产能大、布局广泛、技术成熟,可为装配式建筑快速推广提供足够的原材料。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钢结构的巨大潜力,有望超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成为行业新主流。


具备整合全产业链能力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将率先上位


未来装配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整合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能力:覆盖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施工管理三大领域,并用技术平台将其串联。以产品化、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将替代传统建筑行业单个项目导向的管理模式。


技术平台化、系统化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借助高新技术大力研发设计、施工等领域的软件和硬件,提高设计、供应链、装配施工的效率,进一步加强三个领域的整合,实现设计供应加工装配一体化。


创新的设计模式—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将标准化装配式构件像搭积木一样完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


强大的全球供应链—节省材料成本。整合所有工程项目所需的材料清单,将一笔笔小额订单合成大额的订单,减少与众多材料供应商的沟通成本。


专业高效的装配施工—快速高质完成项目。提前优化施工装配方案,并在施工现场按照既定方案精确有序地完成装配任务。


头部集中,小型企业将被出局


在经历了城市房地产10年黄金期后,建筑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2020年以来,国家对建筑产业变革的驱动性明显变强,结合市场需求,装配式在2021年的迅速发展已是定局。不仅如此,随着产业细分的进一步加强,行业未来3-5年将迎来一波深度洗牌,禁不起市场考验的中小型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行业将会向头部集中。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为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而探索,始终将提升产品品质和产业化能力作为目标和方向。在行业深度洗牌的今天,唯有认清时局,坚定初心方向,扎实推进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才能稳住脚步更具时代竞争力。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长沙着力推进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培育壮大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精工钢构:持续开展工厂智能化升级和现场智能建造的相关研究 长沙市领导调研智能建造产业链重点企业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