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BIM学院 >

城市地下空间运维阶段,BIM应用价值大施展!

城市地下空间运维阶段,BIM应用价值大施展!

打印 0条评论来源:建筑经济与管理(id:jzjjzazhishe)

导语


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是城市的地下“生命线”,其运营状况关系着地下空间项目价值的实现,对城市整体运营效果也有一定影响。BIM运维管理系统是地下空间各类运维功能实现的系统平台,基于此可以开发出一系列功能模块,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1) 可视化空间、设施管理


空间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空间高效利用和空间浪费的减少,为用户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首先,通过BIM分析模拟可以检验地下空间的运维空间设计、分配和布局是否符合建筑运维标准,据此修改相关空间运维参数或者实施运维空间改造计划,以提高其空间性能。其次,通过BIM可以实现对地下空间从室外到室内、从地上到地下的三维全景浏览,方便对空间内外建筑物及物业设施的状况和布局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调整和维修保养,使地下空间的空间利用和各项建筑设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再次,特别是在地下空间设施密集区域及隐蔽工程的运维管理中,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优势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管理人员借助BIM三维模型既全面直观地掌握了隐蔽和高密集等分布复杂、维护难度大的工程设施信息,又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检查,甚至能够对维修过程进行可视模拟。


(2)日常设备管理


利用BIM技术将地下空间设备基础信息、状态信息、维保信息等与BIM模型有机结合,对日常设备进行定位、监控、保养、维修等管理,并进一步与物联网等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不同功能设备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首先,设备信息管理。在运维BIM模型中,通过对设备信息集成,运用对BIM模型中的设备进行操作可以快速查询设备的所有信息,如生产厂商、使用寿命期限、联系方式、运行维护情况以及设备所在位置等,并且只需要在BIM图形界面中录入信息就能完成对设备信息的更新,是以往复杂的信息管理工作得到较大简化,有效提高了设备信息的使用、管理和更新效率。其次,设备维护管理。通过BIM技术建立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把原来独立运行的各设备信息汇总到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和控制,对重要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当某个设备发生故障后自动启动报修功能,快速定位到跟它有连接关系构件的位置信息,同时在线完成报修单填写、任务指派、维修信息反馈等整套任务流转,并将维修记录自动存档。再次,设备运行监控。在BIM模型中,系统提供每个类别设备设施的模型,用户点击BIM模型上的设备标识,系统即弹出当前该设备的名称、编号、性能、工作状态等属性信息供用户查看,能够较为直观、清晰的了解其工作运行情况。通过将设备监测/监控仪表与BIM可视化系统关联,展示设备相关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实时运行数据,实时监测各设备系统(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梯等)的运行状况,对设备故障进行快速定位与故障原因正向、逆向快速排查,并能够实现设备与管道等建筑设施联动运行的二维与三维实体效果。最后,管理人员培训。一方面将BIM技术应用于管理人员考核,运用BIM模型可以清晰地考核出管理人员对地下空间的空间分布、设施布局、设备位置、设备参数、故障定位等常用信息了解和判断的熟练、准确程度,评估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将运用BIM可视模型对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受训人员能够对地下空间及管理对象产生3D立体感受,从而加深其对工作区域和工作任务的熟悉程度,可以加快培训进程。


(3) 能源及环境运行监控


通过安装具有传感功能的能源监测仪表,可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初步分析、定时定点上传等基本功能,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传感器与BIM数据库相连接,将采集的能耗数据传输至BIM数据库,管理人员利用能耗分析模型对能耗数据进行汇总和多维度分析,比如设备耗能排名、能源消耗分析等,并将生成的数据图表、统计报表等资料与BIM模型相结合,方便管理人员通过BIM模型精准获取地下空间各空间区域及各建筑设施关联设备的耗能情况。通过能源分析基于地下空间运营整体角度监视供能设备、管线及末端用能设备的能源使用情况,综合分析和显示地下空间整体和区域能效状况,考核区域及建筑整体能耗是否达标,及时发现损耗漏洞,对超标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警告或标识,并快速找到损坏的设备或问题设施位置,及时维护地下空间内各功能系统正常运行。此外,借助BIM可视模型与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实现对地下空间内不同区域室内温湿度、氧气浓度、有害气体、人流状态等环境状态数据的远程监测,并将环境监控数据通过颜色视图的方式绘制图像,如实时温度云图,达到温度分布细节整体把握、热点区域一览无余的效果,配合地下空间节能运行管理,并对环境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确保运维管理有的放矢。


(4) 资产管理


传统运维模式下建筑信息很难从施工完整顺利交接至运营阶段,导致运营初期依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对地下空间资产信息进行人工录入,使后期资产管理数据中的录入错误较多。将所有地下空间建筑信息无缝集成到单一来源BIM模型中,当作可访问的封闭包提供给运营管理方,运营管理方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将BIM模型所含建筑信息整体导入,既减小了资产系统数据初始化阶段的工作量,又能保证原始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地下空间项目管理周期漫长、设施设备信息量巨大,传统资产管理方式下调取查阅资产资料信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本身无法准确定位资产位置,不利于突发事件时对问题资产情况的及时掌握,也增加了资产日常维护的时间成本。将射频识别技术与BIM模型相结合,借助资产设施RFID电子标签,可以精准定位资产在地下空间中的位置,并在BIM模型中对资产相关参数及位置信息给予对应显示,实现了资产管理可视化,可在地下空间三维场景中直接查询并精确定位设备设施,点击BIM模型,位置、外观、型号、系统应用、容量、端口使用等设备信息便即时精准呈现。资产巡检工作是传统物业资产管理中的一项难题,运用空间BIM模型可以对空间区域进行划分,并将各区域内的资产统计信息输入BIM数据库,然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BIM模型,为用户规划出最优巡检路线,并利用3D效果进行展示。巡检人员通过手机在对张贴在巡检点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后便可录入其所读取的资产数据,当资产位置信息与巡检区域不符时,巡检人员将即时收到报警提示,资产管理系统也会快速锁定问题资产位置,并显示其各项信息。


(5) 应急管理


相对于更加侧重灾害救援和应急响应的传统突发事件处理,而BIM技术的运维管理对包括预防、预警、救援等相应应急管理功能都非常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更加全面综合。在灾害发生前,将灾害分析模拟软件与BIM综合运用,通过对灾害发生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可以更加简捷透彻地分析出灾害发生原因,以及清晰地看到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危害,从而使制定的灾害预防措施、灾害应急预案、人员疏散方案等更加有效和更具针对性。BIM模型在灾害发生后能够清晰呈现出紧急状况点的位置等完整信息,甚至显示出到达紧急状况点的最合理路线。比如遇到消防事件,着火信息经由喷淋感应器感应被传至BIM运维管理系统,BIM模型立即定位显示着火区域三维信息,并自动触发消防警报,控制中心通过显示的三维信息可及时掌握险情区域设备和周边环境情况,以迅速合理的做出灾情处置决策。总之,BIM可视化应急管理将分类复杂且管理难度极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安全管理进行“可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管理,有助于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实现精准定位、定时处置、高效处置的目标。


(编辑:奚雅青)


延伸阅读:

江东发展大厦项目BIM应用案例赏析 你建的BIM模型,为什么没有用? 重点来了,看BIM如何节约施工成本!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