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BIM学院 >

BIM核心替代缺失的发展困境,我们前路何在?

BIM核心替代缺失的发展困境,我们前路何在?

打印 0条评论来源:数字筑城

最近华为、大疆及俄罗斯等事件让我们知道商业虽无界,但企业有国别,特别是一些基础的核心软硬件,在特殊时刻将成为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幸的是,BIM设计软件也在此之列!


早在五年前,建设部内部就讨论过相关软件替代问题,但最终无果。2020年以后,国内BIM开始明显降温,主要也在于此方面的顾虑。


假设从2008年到2021年中国BIM整体市场价值为100,则国外BIM核心软件则从中拿走80。若假设从2008到2021年中国BIM整体市场利润为100的话,则国外BIM核心软件则从中挣走了全部的100。


为何某千亿承包商快用不起BIM了?


这基本就是这十多年来BIM发展现状了!


为何替代软件缺失?


1、软件行业竞争逻辑下的新竞争者劣势


软件行业的技术进步非常迅速,单纯依赖技术领先来建立较强的竞争优势很难。因此,从全球角度来看,成功软件企业大多从四个方面来构建其核心竞争力:


1)高客户转换成本:

陡峭学习曲线、数据迁移障碍、功能软件矩阵及相互强关联、丰富的模板资源、及时更新与功能迭代、等等;


2)网络效应:

你越用它会越好用,越多人用它会越好用。


所有国外BIM核心软件,不论正版还是盗版,网络版还是内网版,但只要有外网联机和软件更新,所有应用数据皆能以某种方式贡献数据价值,让这些软件的逻辑缺陷、建模精准度、自动化能力及模板资源能力等方面更加强大。


3)品牌:

规模越大的企业,在品牌推广上投入的资金越多,品牌影响力就越大。


4)大利基市场与规模效应:

软件越通用,代表着利基市场越大,如操作系统软件。而越专业的软件,其利基市场越狭窄,例如一些功能性BIM插件。通用软件往专业领域发展的难度要远远小于专业软件往通用化方向发展的难度。


多元软件产品的规模型公司也比单一产品型软件公司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软件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在通用基础型软件领域有竞争力的软件公司很少,基本都是某细分专业的领域的应用软件公司,工程建筑领域的也不例外。


因为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劣势,新软件即使开发出来,若目标市场没有结构性变化或者较强的非市场力量干扰的话,是难以打开市场的。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国内相关软件公司都在回避正面竞争,更多开发插件或在其原有软件功能基础上进行嫁接或扩展开发。


2、国内工程市场结构过于稳定,创新空间狭小


十几年来,BIM或相关数字技术从来都没有在哪个工程项目竞标中成为主导要素之一。工程项目的竞标要素始终都是企业资质、资金能力、公关能力及传统工程能力及经验。


民用设计领域,设计院及建筑师的产业话语权太小,对上下游缺乏影响力及创新主导能力。


CCDI借力BIM上市的战略为何失败?


非民用的产业设计领域,虽然设计院的产业话语权较大,但因市场过于细分并缺乏竞争动力,没有创新土壤。


而BIM在美国的发展,软件商的推动当然重要,但若没有产业领域的创新挑战者的实践探索及成功,也就压根不会有所谓的BIM市场。美国TOP10承包商DPR在BIM概念的发展与成熟过程中至关重要。


创新承包商美国DPR案例。


3、国内虽有BIM政策,但价值仅为利益再划分


国家部委及各省市先后出台了相应BIM标准及BIM应用政策,这些标准及政策的实际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了相关列支费用的明确。


从国家部位及相关政府机构层面,首先就将BIM框在了应用层面,而在更核心、更基础的软件平台层面却没有系统措施及政策。


从各类企业层面,应用必须考虑好处与成本,天然就很功利,结果是大家都在争抢从项目设计及工程款项中划分出来的那点小小利益份额,并努力挤压出更多利润。


各类培训、咨询及应用软件企业,则都在基于国外的BIM平台软件推广各种BIM概念及应用价值,本质是在义务推广国外的BIM平台软件,最多挣到自己的人员时间成本。


4、BIM概念自身的逻辑悖论


BIM目标是要实现建筑及工程数据的全息数字化,这样才能发挥计算机的自动计算优势,若信息不完整或缺失或错误,则该优势将大受局限甚至成为缺陷。


而现实中的项目因为进度、成本及质量等的多重约束,以及项目组织模式局限,很多BIM所需数据难以提前获取或根本无法精确获取。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核心要点之一的渐进明细,也与机器所要求数据的准确及精确有所矛盾,这将导致BIM模型版本迭代麻烦和众多项目参与机构的重叠及反复的重复工作。


BIM模型庞杂及冗余的项目信息,对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阶段没有太大价值,运营仅仅需要少数关键信息和一些实时的设施信息,两者应用目的及逻辑完全不同,生硬的将两者关联在一起只会造成困扰和麻烦。因为冗余的信息将导致存储和检索成本的上升,并大幅降低应用效率。


未来的路在何方?


1、国家与行业层面


大家应该从务虚的争抢定义标准的虚幻中走出来。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软件;反过来,有足够市场的行业软件就是标准。若只争抢定义标准而不去推动基于标准的软件开发就是图虚名,对行业发展没有太多实际价值。这也是我们看见各类型标准呈出不穷,但深入本质都是在推广国外的软件。回过头来看,热热闹闹弄标准的企业,最后在实际竞争中没有创造出任何价值,因为靠嘴弄的标准门槛太低,你弄一个,我也能弄一个。


而国外就非常务实,BIM领域如此,项目管理领域也如此。例如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其推出的PMBOK本身就是一整套项目管理软件标准,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主流项目管理软件的逻辑基本全是在PMBOK标准基础上进行定义和开发的。


国内现在有国产替代的相关扶持政策,但还缺少产业领域的创新型企业的引导与扶持政策,没有借助国产替代软件平台及相应科技的产业创新型公司的成功,将很难带动广泛的自发BIM及相关科技应用。而替代软件公司若没有成功的创新型产业企业的驱动,也将失去主动创新的方向。


2、产业企业层面


不要想着开发软件,并寄希望自己开发的软件能够挣钱。大多此类企业最后会发现自己图了个寂寞,因为软件开发及推广是另外一个产业的事情,你若不能按软件产业的逻辑规律来弄,最后就是浪费宝贵时间和金钱。


产业企业应该聚焦于其优势的细分项目类型,将该类型项目数据更多更完整的数字化,并围绕该细分领域的优势数字化信息构建完整的项目竞争优势,并逐渐扩大在该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


在产业企业数字化过程中,必须注意所有细分领域都想要往往意味着所有细分领域都不行。


3、行业人员层面


虽然当前BIM热度下降,但并不以为着原来所学BIM或数字应用能力没用了。若短期企业没有具体的项目应用需求,个人也应该基于当前所参与项目,通过BIM和数字化工具对项目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复盘,这即是持续学习的过程,也是沉淀个人作品和经验的过程。


即使你不是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你也可通过个人深入的数字化复盘将该项目变成是你自己管理数字化项目,这必将在你职业攀登过程中发挥最实实在在的价值,你肯定能成为行业未来的中坚。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BIM如何应用于装配式建筑 应用国产BIM打造“数字建筑”新标杆 施工企业BIM双元应用:组织支持与个体因素的跨层影响机制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