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BIM学院 >

浅探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的应用

浅探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的应用

打印 0条评论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传统的电子招投标系统是运用文档处理技术,实现标书文件的电子化。同时,依托互联网可在线进行电子招投标。借助传统电子招投标系统,招标人可快速处理招标文件,投标人可快速上传投标文件,评审专家可快速浏览投标文件,大幅降低了招投标活动的交易成本,提升了招投标的操作效率。此外,随着电子招投标系统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招投标信息可实时在线发布,进一步扩大了招投标活动的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下传统电子招投标系统中操作的模式和运行系统也遇到了新的应用障碍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各个环节信息结构化程度不足,导致招投标信息难以满足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要求。比如,在招投标的不同阶段,信息需要多次反复引用,但会遇到难以通过共享方式及时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准确度不够等问题。信息在获取中往往需要反复录入和处理确认。


第二,方案评审环节仍以传统的“文字+图片”的评审方式为主。评审方式尽管采取电子标书的形式,但是跟传统纸质标书相比并无本质的变化。评审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因评审专家不能直观地看到方案的相关效果,评审工作需要依赖较强的个人专业经验。


第三,评审过程中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无法保障。在评审中,技术方案和相关措施的联系、场地布置等方案的评审等,均需得到统筹关注、综合考虑,但是传统的手段在这些方面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BIM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技术,是将平面的建筑工程图,应用3D动画技术,制作成360度全息可视的建筑模型,呈现不同施工进度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叠加对施工时间与所需资金的展示,BIM技术成为工程施工、运行等环节的新技术。在招投标阶段引入BIM技术,一方面,可实现“参数化配置、可视化表达、数字化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升招投标效率,强化招投标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将招投标信息向施工履约环节进行传递,为后续施工过程的监管提供依据,极大地避免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两张皮”的现象。


相较传统的电子招投标,BIM在招投标应用场景方面有以下四点不同:一是在招标阶段,招标人在招标文件编制时,需增加BIM标书编制要求和评审阶段的BIM标书评审要求;二是在投标阶段,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按照标书编制数据标准,采用标书编制工具,编制符合要求的投标书文件(含BIM标书文件),并在规定时间前按照指定方式递交;三是在开标阶段,招标人或招标代理对投标人提交的标书文件进行检测,检查标书文件的合理性,并将合格的投标文件导入内部服务器;四是在评标和定标阶段,评标专家通过评标系统,对各部分标书文件(含BIM标书文件)进行评审,形成评审结果。


BIM应用场景


工程建设项目中包含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关于方案设计评审中引入BIM。


关于方案设计评审,在传统评审环节,需要投标人准备实体模型,对于投标人来说,这项工作耗时、费力;评标专家仅能针对二维图纸、效果图进行评审,评审工作存在随意性程度高、效果对比困难、结果主观性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方案设计评审环节引入BIM技术,便于投标人呈现方案亮点,对比方案外观、方案技术经济参数等,从而增强评审环节的针对性,加深方案设计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定标环节的展示效果,提升整体设计方案评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BIM在方案设计评审中具体的应用场景包括:外观展示功能,将传统的二维展示转变成三维展示;方案对比功能,可以快速地将不同的方案设计投标方案进行呈现;设计方案亮点展示功能,可以通过视频、文本的方式快速地展现设计方案的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功能,能够将多个投标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响应情况进行横向对比,便于评审专家进行决策。


——关于施工图设计评审中引入BIM。


立足监管角度,当下对施工图设计评审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针对商务标和技术标难以做到客观、合理评价;二是招投标结果不能有效向后传递,作为约束履约环节的因素;三是后续施工现场的数据不能与建筑市场管理进行有效联动。


针对这些问题,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可模拟、可协调等特性,在施工图设计评审中可尝试引入BIM辅助评审。


在传统的施工投标环节,投标人需要提供资信标书、商务标书、技术标书。引入BIM辅助评审后,投标人还需提供BIM标书。BIM标书的重点是在模型的基础上将技术标书中“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和商务标书中的“清单报价”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包括成本、进度信息的5D模型。在评审环节,评审专家可将传统的PDF标书与BIM模型文件相结合审阅。将BIM技术引入施工图设计评审,无形中还会增加投标环节围标、串标的难度和成本;提升评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将招投标过程的业务数据基于BIM模型进行结构化的分解和存储,为后续履约环节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BIM在施工图设计评审中具体的应用场景包括:对施工图方案查询,能充分地展示投标人对项目BIM的整体应用、所拥有的BIM设备、人员、业绩等情况;对模型进行检查,基于施工深化的要求,针对设计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孔洞预留等专项工作,并进行成果展示,降低施工过程中进度延误、质量降低等风险;对施工活动进行模拟,将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进度计划和模型结合,形成动态、三维的施工模拟展示图,便于评审专家更有效地判断投标单位的施工组织水平;成本管理,把商务标书中的投标清单与模型部位进行关联,可以分楼栋、专业、楼层、流水段查看成本并进行对比,可极大地加深商务评价的颗粒度;对专项方案展示,利用三维技术将传统施工组织的重点专项方案,如,桩基、铝模或危险性较大的重点监管方案如大体积混凝土、基坑工程等进行动画模拟,以此提升评审专家对方案评价的合理性。


BIM应用价值


总体来说,方案设计评审阶段引入BIM辅助评审,意味着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源头,通过系统与中心节点公共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将BIM模型信息传导至云端服务系统,为后续环节的应用提供条件。同时,通过BIM模型的引入,避免了投标人简单复制或修改的情况,有效规避围标串标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记录评审专家模型浏览和相关条款查看的行为,通过评标行为大数据全面监督评标专家操作,提升对评标专家监管水平。施工图设计评审环节作为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可以产生诸多的关键信息和数据,同时该环节可作为后续施工环节履约情况的依据准则。引入BIM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评价质量,提升招投标效果;规范招投标行为,降低招投标违法违纪现象;结构化的收集关键数据,为大数据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具体来说,BIM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方案展现更直观,评审更高效。BIM以三维模型方式,直观展现投标设计方案及其设计亮点和基于BIM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商务报价。投标方案比传统的文字标书更直观、更清晰,评委评审时用动态模拟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文本阅读模式,大幅提高了标书评审效率,评审专业性也更有保障。


第二,投标文件集成化,确保标书文件各要素关联统一。以三维模型为载体,将进度计划、场地布置、资金资源计划、清单报价及费用构成等信息与模型关联,将投标方案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集成体,加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以往技术标和商务标脱离的状况,实现技术标和商务标的一体化评审,使标书评审更深入、全面、科学,提升评标专家的评价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很好地应对工程总承包等项目的招投标操作。


第三,客观上提升围串标难度,利于市场监管。BIM要求投标人深入研究招标条件,并有针对性地编制细化的施工方案。由于BIM的技术特点,也要求投标文件各要素是高度关联的,上述特性在客观上使得投标人无法通过简单的复制、拼凑和修改完成投标文件,BIM投标文件客观上增加了投标人的围标、串标成本。此外,通过评标系统的自动检索和比对可以很快地发现投标文件雷同情况,这也为发现围标串标提供了新的高效方法。因此,BIM的应用客观上提升了围标串标的治理效能。


第四,打通信息阻塞,促进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协同化管理。以BIM招投标为衔接点,将前一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成果作为后一阶段招标文件基础,打通了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运维之间信息传递与共享壁垒,消除各阶段之间BIM孤立应用障碍,促进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协同化管理。招投标阶段BIM模型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将招投标信息向施工履约环节进行高效准确全面的共享和传递,为后续施工过程的监管提供依据,避免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两张皮”的现象,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面向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监管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系广联达数字交易研究院院长、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何雯丽)



延伸阅读:

江东发展大厦项目BIM应用案例赏析 你建的BIM模型,为什么没有用? 重点来了,看BIM如何节约施工成本!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