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智能建造 - 项目 >

3D打印+机器人,这个项目解锁智能建造应用场景

3D打印+机器人,这个项目解锁智能建造应用场景

打印 0条评论来源:南京建设

图片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为建筑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3D打印的建筑模具、构件长啥样?

建筑机器人如何代替人工上岗?

到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南部新城国际路社区中心

一探究竟


图片


3D打印建筑模具,施工图变实体模型


伴随着3D打印机“嗒嗒嗒”的声音,木质材料被输送到喷头中,经过热融化,形成一根直径为0.2毫米的打印线条,再经过层层堆砌,“二维平面”逐渐生长成“三维立体”,一块建筑模具便打印出来了。


图片


在国际路社区中心项目部,项目总工向小编展示了一台小型3D打印机和刚打出的正方形模具。3D打印机可以根据需要打出不同尺寸、不同弧度的模具,再像“搭积木”一样组成建筑模型,用来进行技术交底,或用作施工模板。


图片


“传统的项目加工一个梁柱模板,工人可能需要两天的时间。而3D打印只需要一个上午就能打印出成品模板,效率大幅提高。打印出的模板一次成型,还能省去打磨和二次加工等流程。”项目总工介绍。


图片


3D打印景观小品,现场安装简单快捷


同样应用到3D打印技术的还有景观小品和建筑金属构件,利用建筑固废,从工厂定制打印出成品构件,再运到现场安装。工厂中利用数字建模,定制各式造型、图案、尺寸,快速成型,有效节约工期。


图片


项目计划在社区中心的下沉广场、市民讲堂和屋顶设置景观小品,根据场景需要打印艺术花坛、座椅、围栏等。屋顶东北角将建造一处负碳凉亭,杆件采用胶合木,连接处采用金属3D打印,顶部架起光伏板。


图片


构件运到现场后,只需要少量工人拼装即可,相较于传统建造方式不仅简单快捷,还省去了立模、现浇、拆除模板等工序,提升施工效率。


图片


机器人上岗搬砖,施工更高效智能


国际路社区中心目前完成负二层主体结构,正在进行负一层施工。在现场,小编看到了新“上岗”的凿毛机器人。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现浇板浇注完毕后需要凿毛,再进行下一层的浇注,让混凝土黏结牢固。


图片


“在这个工序中,凿毛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解放双手,施工效率和精度都提升了。”项目总工介绍说。项目后期还将应用混凝土整平、抹平、抹光机器人和腻子喷涂、打灰机器人,让施工更智能高效。


图片


现场正在上岗的还有一台巡检机器人。“这辆小车可以进行无人巡检,以及风管管道、大型管道的内部检修。人工检查需要爬进去,巡检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这样能增加安全性,节约巡查的成本和时间。”项目总工说。


图片


作为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国际路社区中心还将应用装配式轻钢龙骨复合外墙板等新材料新技术,提升新型工业化建造水平。我市将持续培育市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试点企业,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装配式建筑赋能大湾区安居新典范 中国二十二冶唐山市创智城项目:科技赋能、数字管控,探索智慧工地新实践 南京经开区这个项目入选2025年度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