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木结构建筑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大跨度空间木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通过验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大跨度空间木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通过验收

打印 0条评论来源:四川厅勘设科技处、四川省建设科技信息中心

近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委托,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大跨度空间木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进行验收,并顺利通过。


该项目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研究天然的负碳材料胶合木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应用,用于替代传统高耗能建材,推动建筑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开展了试验研究、计算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系统研究了大跨度空间木结构的材料、节点、构件、结构体系和施工技术,其中,预应力钢带增强胶合木连接节点、高温后胶合木残余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和胶合木单层网壳稳定设计方法等成果有创新性突破。


一起来看项目取得的成果


成果1

发展了钢木空间网壳结构体系


基于破坏性试验、有限元模拟与参数化分析,研发预应力钢带增强胶合木连接等多种新型连接节点并探明了节点的力学性能,揭示了不同参数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胶合木单层网壳和弦支单层胶合木网壳的静力破坏机制。


图片

预应力钢带增强-胶合木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图片

弦支胶合木单层网壳破坏性试验研究


成果2

建立了钢木空间网壳结构设计方法


提出了高温后胶合木残余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建立自攻螺钉连接节点与预应力钢带增强连接节点理论分析模型并提出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考虑节点半刚性的网壳杆件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方法和网壳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


图片

基于有效温度的胶合木残余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图片

胶合木自攻螺钉连接节点与预应力钢带增强连接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


该项目成果已申请专利7件,已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0项,获批省级工法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9篇)。


该项目成果在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上海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成都环城生态区M11林盘建筑等工程中成功应用,有效降低了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


图片


图片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


图片


图片

上海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图片


图片

成都环城生态区M11林盘建筑


延伸阅读:

重型木结构在美国多州迎来了“首次亮相” 8分钟让您了解现代木结构建筑 欧洲城市中心,正掀起木建筑住宅的蓬勃浪潮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