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筑行业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联合主编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EHC 板)》国标图集(以下简称“EHC板图集”)于2025年3月底正式印刷发布。
这一成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预制混凝土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技术革新:从“技术输出”到“标准制定”的跨越
2024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场关乎建筑行业未来走向的技术盛会上,《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EHC 板)》国标图集正式通过审查。
会议现场汇聚了多位顶尖专家、数十位行业精英,包括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张锡治,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李晨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孙海林,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事业部副总经理徐福泉,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李浩,北京榆构集团总工程师刘昊,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徐旭光等7位审查专家,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晓锋,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志强、高级工程师杜志超,及编制组成员和艾列销售总监谭巍等企业参编人员,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图集送审图审查会
EHC板(Elematic Hollow Core Slab),统称EHC预应力空心板,堪称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集大成者。其核心优势在于挤压成型技术*。
EHC板图集涵盖了多种不同的截面类型,设计师可根据具体跨度和荷载要求从中挑选最合适的截面,并直接应用于施工图深度方案,从而显著缩短设计周期。
更令人惊叹的是,EHC板最大跨度可达20米,承重范围广,且支持无支撑施工,完美适配大跨度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和物流仓库,以及住宅需求。
这一技术突破的背后,是艾列长达40年的技术深耕。自20世纪80年代发明剪切压实技术以来,艾列已迭代至第五代挤出机,结合预应力整体张拉、智能养护等专利技术,将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60%以上。
此次联合编撰国标图集,正是艾列从“技术输出者”向“标准制定者”转型的关键一步。
二、行业赋能:四大维度推动产业升级
1.设计革命:效率与安全双提升
EHC板图集提供了全面且精准的设计参数,涵盖采用挤压成型技术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EHC板)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叠合板(EHCD板)的截面特性、材料用量表、允许荷载选用表、叠合板底板技术参数表、截面尺寸及钢绞线定位图以及连接构造示意图。
设计师能够一键调用这些标准化参数,设计效率大幅提升50%以上。
EHC板截面特性及材料用量表
EHC26c截面尺寸及钢绞线定位图
EHC板与砌体结构连接构造示意图
更关键的是,图集中的节点构造方案考虑了建筑物多种抗震等级的要求,能够从源头规避漏水、开裂等常见质量风险,筑牢建筑设计的安全防线,显著增强建筑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2.施工进化:速度与质量双突破
EHC板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挤压成型工艺,配合图集明确的施工工艺指导,安装效率较传统现浇板提升3倍。其自重轻、抗震性能优异的特性,为建筑施工质量保驾护航。
3.成本重构: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
通过标准化生产减少材料浪费(较传统工艺节省15%-20%),叠加施工周期缩短带来的机械租赁、人工成本下降,EHC板综合造价得以有效降低。更因耐久性提升,后期维护成本减少30%以上,从全生命周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
4.可持续发展:低碳高效与行业绿色转型
EHC板图集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绿色优势。从生产到使用,EHC板在全生命周期内展现出卓越的环保性能。
生产阶段:采用先进的挤压成型工艺和数字化控制管理,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提升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运输阶段:EHC板自重轻、尺寸标准化,运输能耗低,碳排放少,装卸便捷,进一步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施工阶段:安装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其抗震性能优异,保障施工质量。
使用阶段: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隔音效果佳,减少了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更换频率,降低了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
EHC板国标图集的发布,为预制混凝土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助力行业绿色转型。
三、未来已来:装配式建筑新引擎
EHC板图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随着图集的编制完结,未来将形成覆盖更多应用场景的完整技术矩阵,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加速转型,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剪压实技术到国标图集,艾列用了近40年书写了预制混凝土技术的传奇。而EHC板国标图集的问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行业生态的重构。
当标准化遇上创新力,建筑行业的新纪元已经开启,让我们共同期待EHC板在更多项目中的精彩应用!
延伸阅读:
阜阳市政协副主席张进一行莅临阜阳晶宫绿建开展专题调研 三一筑工结构保温一体化叠合墙入选长沙市第一批智能建造装配式建造一体化产品与技术清单 《深圳市建设工程新技术推广目录(2025 年第一批)》发布,现代营造技术入选(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