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智能建造 - 展会资讯 >
5月9日至12日,厦门智能建造展览会在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集中展示全国建筑行业在智能装备、数字工程、绿色建材等全产业链方面的创新成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为福建省打造建筑业转型升级样板注入新动能。
展会吸引建筑施工、信息软件、装备设备等近百家企业参展,人工智能、5G通信、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深度应用场景集中亮相。展会期间,吸引专业观众超5万人次,现场促成30余项合作落地,涉及金额超4000万元。 多类智慧平台、系统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01.特区建设投资集团 自主研发的“特智”数字化平台,通过集成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智能建造全链条关键技术,助力企业实现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02.海迈科技 推出的市政工程智慧施工管理平台,通过企业资源集约调配和智能决策,助力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益。 03.中建海峡科创研究院 研发的“福建省开放式智能建造生态平台”(简称“闽智建”平台),通过动态数据大屏、实物设备演示及场景化体验等形式,直观呈现了智能建造的实际应用场景。 04.厦门市智建产业互联网平台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通过“全参与方、全要素、全过程”协同管理体系,贯通基建产业链各方,减少一线重复录入,赋能“智慧工地”和“互联网监管”,助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05.广东腾辉智能塔机操控系统 通过AI边缘计算中心、专研塔式起重机连接器以及激光雷达,让塔吊成为具有大脑、手脚和眼睛的智能机器人,具备自动驾驶、自动建模、自主路径规划、自主避险等功能。 众多硬核智能装备,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中建系统展示的各种智能装备,为智能建造技术发展作出贡献: ● 中建一局“步履式行走装置”,成功完成建筑物288米弧形平移,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中建三局“模块化装配式造楼机”,实现形态、功能、构造全系统整体式标准化,显著提升装备工业化程度; ● 中建四局“索驱钢筋绑扎机器人”,凭借八组钢索牵引单元计算,灵活穿梭于施工现场,极大提升施工效率; ● 中建八局“无人驾驶塔吊通过激光雷达与AI算法”,集成高精度运动姿态传感器、高性能边缘处理器、激光雷达,实现从起吊点到落吊点的路径自主规划,吊装效率显著提升。 中铁十四局展出的“厦金号”盾构机,相当于六层楼高,其16.15米开挖直径刷新省纪录,204平方米最大开挖面积接近半个标准篮球场。现场讲解员介绍:该质构机最高可输出两万吨推力,据悉,该设备已在厦金大桥(厦门段)隧道项目成功应用。 康柏集团推出了新一代智能施工升降机,其特点是整体吊装和吊笼A、B、C三门智能控制模块,可应用于多种施工场合,拥有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装配化、智能化五大核心优势。 厦工股份展示了远程遥控并能自主学习的5G智能装载机产品,现场展出的装载机座舱上,驾驶员操控着30公里外的铲车进行作业,彰显绿色建造突破。厦工重工展出的120吨级IGV码头集装箱转运车及配套智能驾驶舱,将环保理念融入设备研发,其无人(双模)智能运输车,为智慧运输开辟新路径。
政产学研深度对话,探讨企业转型路径
展会同期举办2025智能建造技术成果分享会、福建省建筑业智能建造与数字化会议。
同济大学何斌教授、浙江大学陈锋教授等学界权威,与中建系统、厦门特建投、广东腾晖科技等企业代表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建筑工程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路径。中建三局、四局、八局,以及厦门特建投、厦门市智建产业互联、广东腾晖等企业代表进行了主题分享,共同探讨智能建造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创新。
本届展会致力促进技术展示与产业协同深度融合,生动诠释“数字中国”战略在建筑领域落地实践,为新时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
延伸阅读:
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 当建筑业迈向工业化:探访亮相2022中国—东盟建博会的智能建造(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