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张 波 > 躬身产业化十几年 盼望早日梦能圆

躬身产业化十几年 盼望早日梦能圆

2013年06月07日

打印专业人士:张 波   来源:新浪网

   “去年10月,国家住建部授予济南市为全国第三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对于济南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从去年挂牌到现在已经半年了,而我从事住宅产业化这个行业则有大概十几年了。”


  万斯达集团董事长张波介绍说,万斯达集团所在的这座大楼正是山东省的第一栋钢结构写字楼,也是济南产业化的一个模板,12年前修建的这座万斯达大厦见证了这些年他和万斯达历经的坎坷和波折。张波说集团投身产业化的这十几年,投入已经过亿了,但他仍然在坚持,因为他看到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潜力:“产业化对建筑行业是革命性的,也是颠覆性的,它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就是我们国家所提倡的调结构、转方式。”


  住宅产业化能解决人口大问题


  张波说,住宅产业化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传统的建筑工地建造模式“搬”到工厂的流水线,“现在我们在建筑时都是采用现浇结构,这与过去秦砖汉瓦盖房子的方式是一样的。而产业化则不一样,它在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建筑物的大部分部件,工地只是一个组装厂,像造汽车一样在工地进行建筑部件的装配。”


  张波认为,产业化给建筑业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解放了建筑工人,“建筑工地上原有80%的人都不需要了,可能只需要留下20%的人,而这20%人的劳动强度也会大大降低;但这80%的人并不是失业了,而是进入了工厂,他们在流水线上工作,不用再像‘蜘蛛侠’一样在脚手架上干活了。”


  从事建筑行业多年,让张波对建筑工人的工作状态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夏天40多度,冬天零下十几度,这就是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他们在干活时只能用一只手,因为要用另一只手抓着脚手架。工作安全性和劳动强度都非常恶劣,所以这种脏活累活也只有农民工去干。”


  “十八大以后国家提出要城镇化,但光城镇化了不行,还要有人来住,这就需要把大量的农民工转变为工人,让他们能够在城市定居下来,让他们的孩子可以在城市上学读书,让农村不再有那么多的空巢家庭。”


  “甚至再说远一点,每年春运时上亿民工的大迁徙,可以说是世界上非常壮观的一个现象。而将来通过产业化,他们转变成了工人,定居在城市,春运问题或许也就随之解决了。”在张波看来,产业化绝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革命,而是影响到整个社会人口的大变革,“因为产业化会直接影响到一亿多民工的生活方式,而在他们后面还有家庭,所以最终可能有将近三四亿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会因此而转变。”


  万斯达集团:钢结构起家 产业化腾飞


  张波说,从七八年前下定决心往产业化这个方向转以来,万斯达已经做到了好多个山东省第一,“我们是山东省第一家钢结构企业,也是山东省第一家生产钢结构桥梁的企业,更是全国唯一一家生产钢结构桥梁的民营企业。”张波介绍说,万斯达先后为青岛跨海大桥的主体以及两座跨黄河大桥进行过生产,“一是平阴黄河大桥的改造,一是黄河三桥,那座桥的桥梁重量达到了2万多吨,排水量5、6万吨,相当于是建了一艘航母。”


  除了钢结构桥梁,万斯达还做过塔机、数控机床等。“我们给重汽配套生产车架,采用新工艺后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几倍,可以说是带来了重汽生产重卡的一次革命。过去他们一年的生产量在一两万辆左右,但采用了我们的新技术以后,高峰期可以生产出20万辆重卡,多的时候我们一年能够给重汽生产4、5万吨的车架。”


  张波说,从下定决心走上产业化这条道路以来,万斯达企业内部也没有停止过调结构、转方式,企业把老的生产行业全部缩减,集中力量向产业化转移。“我看到了产业化是非常难的一个行业,但我做事有几个标准,一是门槛要高,一是要难,越难越好,容易的事情坚决不做。因为你干着容易,别人干着也容易,这个行业大家都能轻易地进入。再就是风险要高,风险低的我不做。”


分享到:

延伸阅读:

装配式建筑楼板实践与探索 建筑产业化离不开工匠精神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