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赵世强 > 住宅产业人化才培养问题研究

住宅产业人化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3年08月23日

打印专业人士:赵世强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

   为了研究我国住宅建设领域人才的现状,作者对北京、河北两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住宅产业从业人员现状
  (一)从业人员的年龄分布
  从住宅产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分布来看,20―25岁这个年龄段占到了54%。这个年龄段的从业人员由于刚刚步入社会,相关的社会经验还明显不足,人生目标不明确是大部分从业人员的特征。但是由于这部分人所处的年代和社会环境决定了这个年龄段的从业人员自身对工作的热情度、勤奋度较高,心态较好,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人群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住宅产业化技术的发展和推进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这部分人在这方面具有相对较大的优势,经过正确的培训和引导,这部分从业人员必将成为我国发展住宅产业化技术的中坚力量。


  (二)从业人员的学历分布
  从业人员的学历相对较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小一直是困扰住宅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目前的住宅产业从业人员的学历分布中,中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了89%。但是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来看,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和相关专业招生数量的逐渐增加,住宅产业从业人员新陈代谢的速度还是相对较快的,也正在积极的向学历高层次推进。


  (三)从业人员工作年限分布
  住宅产业建设领域的从业人员流动性一直居高不下,这与行业本身的特点有重要联系。由于住宅产业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导致了一些目标性不明确、毅力不够坚强的从业人员出现了经常跳槽的现象。但是从业时间较长,比如超过两年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目标相对明确的从业人员基本没有离开的意向。


  (四) 对当前收入的满意度分布
  住宅产业建设从业人员对收入情况满意度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由于住宅建设产业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当员工把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和所获得的报酬进行权衡对比时,往往对所获得收入的普遍不满。另一方面,经过走访调查,企业在这方面也有苦衷。由于当前住宅产业建设从业人员年龄和学历普遍偏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所以在工作中大部分从事低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较少,所以企业为其支付的报酬也普遍偏低。


  二、住宅产业从业人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知识储备低
  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求住宅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实现从住宅的投融资、科研设计、开发经营、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集成运输、房屋销售和物业管理等住宅相关产业一条龙的住宅建造和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对住宅产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国当前住宅产业建设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不足限制了当前住宅产业化的推行。


  (二)员工继续教育滞后
  继续教育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房地产企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企业专门拿出资金建设了农民工夜校,也聘请了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行业的性质所致。大部分一线工人每天的劳动强度较高,而培训大部分是安排在员工工作时间之外。另外,由于培训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不能在最短时间转化为现实的收入,所以工人的抵触情绪较大,找种种借口躲避培训。即便是勉强参加培训,员工听课效果也不明显,开小差情况非常普遍。


  (三)高校、科研机构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高校、科研机构是住宅产业化建设所需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是从目前的高校教学来看,理论教学占据着教学的重点,作者本人也是房地产行业的教学人员,对这一点有着切身体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工程建设实践有一定的差距,造成企业将员工聘用后还需花大力气进行二次培训。


分享到:

延伸阅读: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