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 > 龙玉峰 > 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厚积薄发丨《南方周末》约访龙玉峰

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厚积薄发丨《南方周末》约访龙玉峰

2016年07月06日

打印专业人士:龙玉峰   来源:南方周末、华阳国际

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传统建筑生产方式中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等问题逐渐凸显,给建筑业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作为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优方式,建筑工业化近些年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近日,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公司董事总经理龙玉峰及一众业内人士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探讨建筑工业化在中国的发展及未来。


华阳国际自媒体节选整理了该篇报道,与大家分享。


早在1962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就发表了题为《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他在文中提到:“在将来大规模建设中尽可能早日实现建筑工业化。那时候,我们的建筑工作就不要再拖泥带水了。”


时至今日,建筑工业化在中国发展近六十年,但工业化比例仅为3%-5%,与欧美和日本50%-70%的工业化比例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鼓励建筑工业化发展,国家陆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并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在绿色建筑兴起、建筑工地严控扬尘和噪音污染以及劳动力短缺的当下,建筑业已在翘首迎接工业化这一巨大蛋糕。


从5%跃到30%,建筑领域新“蓝海”



近些年,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建筑工业化浪潮之中。2016年6月27日,在主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总裁李怀珍表示,作为民营企业聚合平台,中民投正布局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兴产业领域,这其中就包括建筑工业化。


此外,见证行业发展的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公司董事总经理龙玉峰发现,除民营企业外,这几年进驻行业的国企也明显增多:“过去是住建部、地方建委重视,现在是国务院、地方政府关注,感觉产业化不再是陌生的事情。”


华阳国际设计的华南地区首个工业化商品房项目“万科第五寓”


早在2004年国内工业化还很“小众”的时候,龙玉峰和他的团队就开始配合万科做工业化实验楼的研究,“实验楼规模小,项目周期也比较长,当时在业内并未被广泛推广应用。我们一直在不计回报、不遗余力地坚持着工业化的研发设计工作。”


终于在2008年,由华阳设计的华南地区首个工业化商品房项目“万科第五园第五寓”诞生”。直至2011年,华阳设计的产业化项目已经覆盖全国15个省市,在全国工业化建筑的设计量和规模上已是“遥遥领先”,但是很多城市还是实验性地建一两栋试点楼。


就像智能手机、通信、快递等行业都发达之后,大家才突然都愿意从手机上买东西一样,龙玉峰认为,建筑工业化近期能够火起来,还是因为很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各自负责的环节上做了大量的创新和积累,随着产业链慢慢成形,行业的发展速度相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厚积,所以薄发。


以预制混凝土挂板作为墙面材料的上海油雕院美术馆


在建筑工业化发展最快的上海,2013年工业化建筑的落地面积是100万平方米,2014年达到300万,而2015年这一数据翻了一番,达到600万。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进军估计,2016年上海工业化建筑的落地面积将达到1000万。他指出,虽然上海本地的生产基地已从一家变为了二十多家,但仍不能满足本地需求,需吸纳长三角的产能。


新来者如此之多,主要是政策引导的结果。2010年后,上海、北京、深圳和沈阳等地陆续提出了加快住宅产业化的政策文件;2014年历时11年编制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正式实施。


而真正的政策拐点在今年出现。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路线图。其中提出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深圳万科云城一期PC正式吊装现场。万科云城是全国首个全外墙清水PC写字楼,是华阳国际深度参与的大型项目。


业界看来,这是一项极具雄心和挑战的国家目标。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程度并没有官方数据,而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周福霖曾公开表示,中国建筑工业化率仅为3%-5%。


十年内从5%跃到30%,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中民筑友总裁訚军算了个账:中国建筑行业中,房屋建筑约有10万亿元规模,这一巨大市场基本上都可用工业化的方式来替代,这将是建筑领域下一个“蓝海”。


建造业新革命前路漫漫



童悦仲在解读国务院“十三五”规划中30%目标时则提出,虽然“力争”、“10年左右”的措辞还很含糊,但已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未来方向。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标准不完善、人才紧缺的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多位受访人士表明,建筑工业化跟传统建造方式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整体性”。因此,和传统建筑中设计、施工泾渭分明不同,为了做到质量、成本、工期可控,建筑工业化在设计、生产、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捆绑在一起,上下游承接是个难点。不仅专业的运输公司较少,各地的安装技术力量也不足。


深圳万科云城一期PC正式吊装现场的施工工人们。


相对应的,人才衔接也是难点,不仅设计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具备专业技能的施工工人也是热门争夺对象。工业化施工的到来对传统工人的要求逐步提高,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只会砌墙、用电钻等基本功,还需具备专业的装配化施工技能及知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非常不足。


另外,与积极向上的市场氛围相比,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关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诸多隐忧,其中一条指出:“许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已经在建筑工业化道路开展探索并有所作为,但应用规模不大。由于没有产生规模效益,反而造成许多企业的发展思路不清晰了。”



深圳万科云城一期施工现场。


该报告是2015年受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委托,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调研结果。报告的编制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不能因为有了装配式建筑,就完全否定现场浇筑,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此,除了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体系、完善财税激励制度等建议外,报告还强调避免搞一刀切式的推广运动,更不能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摊派任务指标。


“建筑业在全世界都是最古老的产业,千百年积淀了固有的链条甚至是利益的格局,建筑工业化可能会打破所有的这一切。” 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表示如是说。


中国建筑工业化的道路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查看论坛议程、报名:



解读行业热点,尽在预制建筑网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住宅产业化民间智库QQ群:147874495

工业化建筑设计师QQ群:138517101

中国预制PC工业化设备QQ群:120036212

工业化建筑学生QQ群:199516367

(注:以实名和单位名申请)


分享到:

延伸阅读:

若问装配式建筑设计,深圳谁人不识君? 突破瓶颈障碍,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龙玉峰:建筑工业化成本影响因素刍议 (纯干货数据分析)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

[责任编辑:Susan]

评论总数 0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内容,请稍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预制建筑网保持中立。

连接件
三一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