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搭积木一样建“好房子”,模块化建筑正成为当下新方向。近日,为推进本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发展,规范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应用,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导则》。《导则》共10章,涵盖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的设计、生产与运输、施工安装、驻厂监造、工程监理、质量验收及智能建造等。
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式,模块化建筑具有设计灵活、低碳节能、回收利用率高、建造施工快、抗震性能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等优点。《导则》既全面总结模块化建筑新型建造技术,又为解决模块化建造技术对传统工程质量验收体系的适应性问题提出方案,为推进北京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模块化建筑为代表的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形成生动案例。北京市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桦皮厂8号楼危旧房改建项目,就是通过“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进行“原拆原建”改造。项目使用55个混凝土模块单元,在工厂内集成生产、现场快速安装,仅用时3个月就实现老旧楼“换新颜”。
据悉,该项目通过优化户型设计,将原砖墙承重转化为钢筋混凝土墙体,不仅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也进一步增加了户内面积。项目建造过程中还采用管井外移、双层楼板、装配式装修、一体化保温等技术,提升居住体验。
《导则》的出台,将有利于为更多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指导,用科技创新的方式把“老房子”变成“好房子”。市住建委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推广以模块化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延伸阅读: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2025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公示 北京发布57项地方标准 涉及户外露营服务设施等领域 北京市:鼓励建筑领域企业研发基于BIM+AI的工程软件!(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的所有资料版权均为预制建筑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预制建筑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3)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书面来函联系。